山西省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探讨

日期: 2021-09-18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农业技术与装备》杂志 贾健

   1 山西省中药材发展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是中药资源大省,也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主产区,素有“北药”之称。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端,地形地貌复杂,昼夜温差大,且同一区域内海拔高度差异大,中药材资源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相互交错。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统计显示,山西省共有中药材 1 788 种,其中植物药1 625种。黄芪、连翘、党参、远志、柴胡、山药、地黄等 7个品种质量和产量居全国前列,特别是连翘资源量占全国的60%以上。山西省中药材活性成分含量高、有害污染物低,是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到“十三五”末,山西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22×104 hm2,其中大田种植面积12×104 hm2左右,抚育面积达到 10×104 hm2以上,产量 40×104 t以上,中药材全产业链销售收入突破300×108元。

2 山西省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现状

中药材机械化采收显著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人为操作不当对中草药本身造成的毁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中药材质量。中药材种植业在我国许多地方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然而这一传统产业的作业手段长期以来整体改观不大,在中药材播种、移植、采收等环节,费时费工的人工劳作仍是主要的生产手段。

近几年,山西省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在耕整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发展较快,覆盖了 95% 以上,播种作业主要采用小型药材播种机、药材移栽机。收获部分根颈类药材,采用薯类收获机和其他一些专用收获机。病虫害防治采用机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但是,在田间除草、药材粗加工方面仍采用人工作业。丘陵山区许多农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人工大面积栽培中药材。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劳动效率,农民对药材生产机械化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根茎类中药材生产的耕、种、收机械化更为迫切。

3 山西省药材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 药材播种环节

中药材品种繁多,播种技术要求各异,是种植机械化的一个突出矛盾。要实现机械化播种,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种子的千粒质量、形状,及株行距、播种量、播种深度等进行播种机的研究改造,还要考虑到穴播、条播、种植密度、播种深度等因素。如贝母的播种,党参、当归的育苗播种,目前只能人工进行。

黄芩、远志、柴胡等药材籽粒非常小,形状各异,对播种机排种器要求非常高,目前没有合适的排种器。药农播种时大多采用普通排种器,播种均匀性、播种质量都不高,不能满

足要求。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播种深度一般为 1 cm,对播种机的覆土性能要求较高。目前采用的小型播种机设计简单,覆土效果不好,种子裸露现象较多。

3.2 田间管理环节

田间管理的主要工作是田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3.2.1 田间除草

田间除草主要采用除草剂喷撒和人工拔草,目前没有合适的机械。这主要是药农种植采用密植的方法,行距很小,机械无法使用。只能采用人工拔草,每年要拔3~5遍草,工时费达 2 000 多元。喷洒除草剂在出苗前效果还可以,但在出苗后再喷除草剂对药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除草剂的使用对相邻地块的农作物造成伤害。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3.2.2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手动喷药器,喷药量大,喷药不均匀,除病除虫效果也不好。

3.3 中药材机械化收获环节

中药材收获主要采用薯类收获机械,经过改进可以初步完成收获作业,但作业后药材散落在地表,还要依靠人工捡拾,人工费用较高。

药材籽粒的收获主要采用人工收集,目前没有合适的机械。因此,药材籽粒的收获成本较高。

3.4 收获后初加工环节

在药材收获后需要在当地进行初加工,主要工序是剪除颈秆、晾晒干燥。这一环节主要由人工完成,目前没有适用的机械,人工加工成本非常高。

3.5 农艺农机融合方面

一是目前种植的药材地块大小不等,且地块形状千差万别,非常不利于大中型机械作业。据笔者在山西省某一个山区农村的调查,28户药农种植5种药材,共22.67 hm2,地块有127块,平均每块地面积约为0.18 hm2,面积最大的地块1.2 hm2,最小地块0.033 hm2。

二是种植行距宽窄不一,行间没有机械通道,田间管理机械无法作业。

三是相邻地块种植品种不同,种植时间不同,使用机械喷洒农药、除草作业困难很大,成本也很高。据笔者在山西省某一个山区农村调查中发现,当年发生 4起因喷洒农药伤害相邻药田的事件。

4 解决方案及建议

4.1 加大研发力度

药材播种机排种器是发展药材播种的关键,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针对中药材品种多,特性不同,每种品种生产量有限等特点,研究开发出适合不同中药材播种的排种器。研究开发通用机架、通用部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中药材生产机械的成本。药材收获作业应搞好联合机组的设计研究,解决收获作业需要较多劳动力的问题,如果能够实现收获捡拾一体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收获成本。

4.2 加大农机农艺融合力度

农机农艺融合是目前中药材生产的一大“瓶颈”。由于农机农艺不适应,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标准化药田,适度扩大药田生产规模,采用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将小规模生产的药田集中起来,为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制度保障,完善中药材生产农艺标准体系,促使农艺标准与农机标准相互融合。

5 结论

中药材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可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山西省作为药材种植大省,应加快发展中药材全程机械化,集中技术力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从机械生产和技术引进方面入手,加大对中药材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的研究力度,促进中药材生产的农机农艺融合,助推山西省中药材生产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