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重塑云南支柱产业新优势,云南是全球最大的优质烤烟产区,同时也是国内卷烟产销规模最大的省份。烟草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而曲靖作为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区,烟草一直是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曲靖地理位置独特,是种植烤烟的黄金地带;曲靖烤烟种植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曲靖烤烟地位显著,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近年来,曲靖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需求最旺烟区”的战略目标,着力推动烟区发展向需求最旺转变,烟叶生产向绿色高效转变、烟叶供给向品牌融合转变、生产管理向数字驱动转变,全面推动我市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正值烤烟备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在师宗县彩云镇足发村,落日的余晖斜射着广阔的烟地,让平整的土地熠熠生辉。烟农赵东良正在给自家的烟地撒农家肥,他要赶在机耕队的理墒机进场前把农家肥分撒完,这样才能保障将来栽下的烟苗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随着各种农业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烤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烤烟生产也越来越规范化、市场化。赵东良所在的村也有了烤烟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方永林以自己购买的理墒机入股,这几天一直忙着帮合作社的烟农免费理墒,他介绍说,自己的机器一天能为烟农理墒近60亩。
“以前烟地理墒都是靠人力,一天累死累活最多也就能干五六亩,自从我们合作社有了机耕队,我家全部烟地一个多小时就干完了。”赵东良说道。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赵东良又把邻居家的地租过来种,今年总共栽烟15亩。参照去年,他高兴地说道“如果今年年时好,怎么着也有六七万元的收入。”
打造全国需求最旺烟区,品种纯化是关键。市烟草公司经理晏飞介绍说:“我市利用无人机、走村入户等方式明察暗访,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坚决杜绝非指定品种进入大田。利用多种形式把品种纯化工作的要求政策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人,提高烟农的政策认知率。”目前,全市累计铲除杂劣品种八千余墒,有效保证了指定品种的育苗。
同时,由于去年我市降水严重不足,导致水位下降、土壤墒情降低,给今年的烤烟移栽带来了严峻挑战。市烟草公司积极筹集下拨了抗旱补贴近三千万元,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提、截留的措施,努力开辟抗旱水源确保顺利移栽。“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一定保障烤烟在最佳季节移栽完成。”师宗县彩云镇足发村烟点的点长秦正刚信心满满地说:“只有帮助烟农解决好最实际的困难,助农增收才不会成为空话假话,才会有真正的铁杆烟农、职业烟农。”
太阳慢慢地落下了地平线,烟农赵东良撒完最后一堆农家肥,离开了烟地,明天他的烟地将被整理成井井有条的烟墒,静待着烟苗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