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打造田园鲁家景区

安吉县鲁家村以乡村休闲旅游促乡村振兴之路

日期: 2019-12-18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浙江农业农村厅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多年来,安吉县在“两山”思想指引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出一条既护住绿水青山又实现富民强县的科学发展之路。其中,鲁家村成为践行“两山”思想的一个生动实践。鲁家村曾是一个经济薄弱村、脏乱差村、农业小村,村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用活用好“两山”思想,适应、引领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短短几年就让鲁家村成为田野就是花园、村庄就是景区、满地可生“黄金”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主要做法

(一)产业融合经营村庄,锚定方位“三步走”。早些年,鲁家是有名的穷村、脏乱差村,年轻村民几乎都外出打工,农田、山林大多荒废,2010年村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且负债150万元,在全县187个村卫生检查中排名倒数第一。2011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带领下,鲁家人痛定思痛,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确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定位,大力实施“三步走”发展策略。第一步,创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高标准实施“村庄美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组亮化、水源净化”等五化工程,鲁家村成为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卫生村。第二步,发展家庭农场,村里先后成立蔬菜、竹园、野猪、高山牧场等18家农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第三步,村集体成立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运作经营村庄、经营美丽。

(二)三规合一无缝衔接,描绘发展“路线图”。2013年,鲁家村花300多万元编制高标准、高水准规划,实行“三规合一”,即村庄规划、旅游规划、产业规划、环境提升规划由同一个设计团队统一设计,相互无缝衔接。无论是村庄建设、旅游发展、产业布局还是环境改善,都按这一蓝图一绘到底、一干到底。鲁家村的规划不是传统农村的点状发展、局部发展或者单一优势产业,而是按照全域推进的理念,建设上整村规划,产业上整村发展、错位发展,把田园式建设推向更高次的花园式建设,实现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融。

(三)农旅结合产村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根据规划,鲁家村形成“一湖、二环、三心、四区”的发展布局,形成一个不收门票、全面开放的4A级景区,打造“中国乡土乐园·安吉鲁家”观光园。“一湖”就是把鲁家村内的生态湖。“二环”就是投资3000万元、全长4.5公里的“阿鲁阿家”号观光火车环线,投资1000万元、全长30公里的观光电瓶车环线。“三心”就是游客集散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四区”就是东面区块桃花、葫芦等三大农场,西面区块红山楂、野山茶等三大农场,北面区块葡萄、中药等六大农场,南面区块果园、万竹等六大农场。鲁家村还率先成立全省首家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18家社员农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庄四周,每个农场都是一个景点,并由观光火车串联成一个大景区,形成互不重复、各有特色的家庭农场集群,这种差异化的发展使整个村庄变为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家吃住、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四)创新机制共建共享,多方共赢创新业。鲁家村以新机制、新模式、新主体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从传统农业小村到践行“两山”思想新样板美丽强村的蝶变。首先是创新机制。2015年,村两委以经营村庄的思路,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其次是创新模式。实行“公司+村+农场”的共建机制,由村里统一向村民流转土地,整理后招引农场入驻,公司投资公共设施,并负责具体运营,农场自主建设不偏离总规要求。以乡土公司为龙头联接18家农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品牌,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再次是创新业态。以家庭农场为依托,积极发展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场民宿、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

(五)发挥优势坐地选商,景区村庄显活力。鲁家村坚持绿色、生态的导向,放大交通区位优势、自然生态优势、特色产业优势,不断调优资本结构,推动资本总量滚动变大。全域化景区的平台搭建后,鲁家没有组织一次外出招商,却吸引大批农业投资商纷至沓来。每个农场均获得资金支持,引入投资5亿元以上,乡土公司也得到2000万元贷款。截至目前,18家农场引进落地,引入市场资本20亿元以上, 11个投入运营或试运营,既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又推动区域整体发展。

二、取得成效

鲁家没有优质的文化资源,也没有鲜明的产业支撑,却在短短几年间完成华丽转身,实现跨越发展,达成美丽蝶变,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鲁家村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变”上:

(一)穷村变富村。鲁家村“1+18”(1家公司+18家农场)的新机制、新模式,彻底打破以往美丽乡村建设负债经营的局面,鲁家村集体资产从2011年不足30万元增至近2.55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8万元增至400万元,以美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二)资源变资金。农民的腰包在鲁家模式中迅速鼓起来,村民收入来源除村集体经济分红外,农户土地流转租金每年每户约8000元,18个家庭农场为核心的观光园项目建成运营后,每年为当地村民增加工资性收入超过600万元。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3.88万元。

(三)布鞋变皮鞋。在农场的带动下,全村实现大众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为老板,18个家庭农场已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6家农场为外出务工返乡村民创业。农家乐经营户由1家增加到13家,申报中的还有10家。观光园项目将直接产生超过300个工作岗位,间接产生的岗位超过800个,确保实现全民就业。

(四)农业变旅业。鲁家农场经济模式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演进,突出田野风光塑造、科普教育实践、高端农产品和品牌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形成万竹农场、果园农场、野山茶农场、中药农场等特色农场百花齐放的格局。

(五)田园变乐园。鲁家模式让一个农业小村蜕变成一个风景如画的景区村,让乡间田园变成市民休闲和农民生活的乐园。村风民风向善向上、健康和谐,村两委威信越来越高、战斗力越来越强,巩固基层政权。村舞蹈队、篮球队、越剧队组相继成立,乡村文化日益繁荣,实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齐头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