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河农场推动农业技术“红利”惠及民众

日期: 2019-05-07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黑龙江农垦洪河农场 杜宇华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黑龙江农垦洪河农场的谭福龙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引下,搭上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快车,在第一管理区4-5号地,进行了400亩钵育摆栽示范田的打造。

据了解,洪河农场通过借助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东风,不断琢磨种植模式的转型,以示范带的打造为抓手,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该场的农业技术人员向笔者介绍到,该农场地处第三季温带和第四季温带上线,是寒地稻区,保证有效积温和生长周期显的尤为重要。而水稻钵育摆栽技术就是利用带有钵体的塑料育秧盘进行育苗,本田进行机械插秧的栽培方法。由于秧苗基部带有土坨,在起苗、运苗、插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普通抛秧技术对秧苗根系的损伤,因此,插秧后不缓苗,返青快,可有效提高活动积温利用率,相对于普通水稻可增长生长周期5-7天。

洪河农场结合不同稻种的品质、稳定性、抗逆性、及其市场价格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了适合寒地稻区生长的12-13叶龙粳31、绥粳18两个优质水稻品种开展钵育摆栽,与此同时,亩用种量较常规育苗减少了20%,采用提高水稻适口性的施肥方式,在用肥量上也可减少20%左右,同时,在收获期采用以割晒为主的收获方式,适时收获,确保安全成熟,亩效益可提高近百元,真正实现提质增效。钵育摆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但推动了种植技术的革新,而且实现了农业技术的“红利”惠及广大民众的目标。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