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散户种植”到“集中管理”,从保护性耕作技术到全程机械化投入,从“米豆轮作”到鲜食玉米加工……近年来,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整合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富民产业,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添动力。
眼下,秋粮收获已经结束,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米晾晒工作有序进行,合作社理事长王成告诉记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由于多年来合作社一直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注重黑土地保护,加之气候条件有利,合作社所种植的玉米又一次迎来了大丰收。
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王成:近几年来,随着咱们农业生产方式的更新,黑土地保护模式逐年加强,咱们(合作社)土地收获(很好),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可能创下了咱们有史以来的高产纪录。现在还没脱粒,但据我们估算,单产都能达到两万八到三万斤以上(每垧地),又是个丰收年。
粮食产量得以提高,除了对黑土地进行悉心保护,农机配套以及农机、农技、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该合作社不断顺应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积极与高校展开深度合作,参与了多个农业科研与实践项目。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和先进技术,合作社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今年应用的“水肥一体化项目”,不仅实现了水资源和肥料的精准高效利用,还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出效率,为粮食增产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推动合作社农业生产进一步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王成:今年咱们试行种植了六十公顷的“水肥一体化项目”,就是使用液体肥,用播种机播种并追肥,让肥料的使用更加高效,今年我们感觉还不错。这些年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下一步,也就是未来的“十五五”期间,我想我们农业的科技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机械化程度(高)搭配咱们这科技化(种植),(相信)粮食产量也会越来越好。
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农业种植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采用“米豆轮作”的科学种植方式,同时搭配种植玉米、高粱、鲜食玉米等作物,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土壤肥力,又丰富了农产品种类,增强了市场抗风险能力。秋收虽然已经结束,合作社鲜食玉米加工车间依然是一派繁忙,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对鲜食玉米进行挑选、包装,准备发往各地市场。通过发展鲜食玉米产业,让合作社农业生产实现了一年四季“不断档”,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业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王成:我们实现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的农业一二三产融合。通过三年来的试验,我们的鲜食玉米品牌在公主岭乃至长春、吉林省,销量(是)越来越好。明年,我们可能还要扩大种植面积,我们也有信心期待它(鲜食玉米)创造的质量效益会比大(田)玉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