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省农机化工作专业会议典型材料之三

2011年全省农机化工作专业会议典型材料之三

日期: 2011-01-17  来源: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勇于实践、不断探索 努力实现保护性耕作新跨越
            —— 梨树县农机局


  梨树县是全省粮食主产县和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县耕地面积418万亩,其中坡度小于150的耕地面积占85%,十分适于机械化作业。到2010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40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47台,配套农具4800台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3%。
  我县是全省最先系统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的县份,自1998年开始,在省农委、省农科院、省农机推广站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十余年的不断试验、探索,现已形成了适宜合本地特点的、技术与作业机具成熟的三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即:秸秆全覆盖模式、宽窄行倒茬平作模式和由宽窄行模式衍生出的“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目前,我县发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已达15万亩,范围涉及到15个乡镇、20个村、6600个农户,有1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44个农机大户参与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一、我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特点
  总结我县十余年矢志不渝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历程,分析形成的三种技术模式核心,可形成三个较鲜明的特点:
  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落后、制约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的耕作方式。宽窄行倒茬平作及其衍生“8020”技术,改革传统常规的均匀垄耕作为平作,大大减少了地表面积,因此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发量,对土壤保水、保出苗作用明显。同时改变60cm行距为80cm行距,提高了玉米通风透光能力,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实现了玉米生产高光照的农艺新技术要求。
  二是创新提出了苗期深松的理念。深松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苗期深松不仅解决了春季机械深松不保墒,土壤解冻不足深度不够,无法达到深松目的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秋季深松秸秆运出田间难度大、作业期短的矛盾,同时,还实现了及时贮存伏雨、增加土壤蓄水能力的目的,也为大型拖拉机播后、收前闲置、利用率低找到了出路,更起到了追肥深施、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功效。
  三是采用宽行平作种植模式,使得大型高位喷药机械能够在玉米生育中、后期进行田间施药作业,有效解决了玉米螟防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难题,大大减少了玉米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和机械收获时的断茎、掉穗等现象的严重发生,为玉米机械化收获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创新技术模式。我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从90年代初期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等单项技术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从90年代末期的宽窄行倒茬平作技术试验开始起步,随着试验示范工作的不断深入并取得进展,技术与装备的不断进步,宽窄行倒茬平作技术开始出现不足和不能没满足生产需求之处。为此,在反复探索、不断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8020”宽行平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并在理论上经过了专家论证,在实践中取得了生产验证,在效益上得到了农民认证。该种植模式为大型机械提供了良好的作业条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机具利用率。该项技术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在2010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获得了“特别金奖”。
  二是完善配套机具。为解决新型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配套作业机具问题,我们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考察、调研、参观全国各地保护性耕作生产企业产品,了解用户与技术部门使用意见,另一方面选配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攻关组,潜心研究样机改进与试验。经过不断地消化、吸收、改进、完善,我县目前推广的三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已全部形成了与之配套的成套作业机具,其中保护性耕作旋耕播种机、深松播种机、8020模式深松施肥机、宽窄行深松施肥机、苗带重镇压器等都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
  三是创新推广形式。一方面我们以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为依托,选配1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农机推广作业服务队,每年承担600公顷核心示范区的标准化生产作业,使核心示范区真正起到示范、辐射、表率作用,另一方面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为载体,探索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县农机推广作业服务队与全县1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44个农机大户紧密联合,利用其多年从事农机作业经验和市场意识、地理位置等诸多优势,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形成了一支以县农机推广站为主体,乡农机站为依托,合作社、农机大户为支撑网点的新技术推广载体,有效地保证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持续推广。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示范推广的技术支撑。我们拟在原乡镇站的基础上,建立4个县局直属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站,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技术支撑,通过对本系统乡、镇站技术力量的重新整合,把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其中,从而改变了以前多数乡、镇专业技术力量分散、薄弱,农机队伍知识老化,非专业人员比例大、技术服务跟不上农机发展需求的落后局面。
  二是继续强化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提高配套机具的科技含量。配套机具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重要载体,没有性能可靠的机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将走向死胡同。对此,我们将继续加大与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省农科院、省外专局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配套机具的科技含量,满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业的需求。
  三是继续争取政府支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示范力度。政府重视和支持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得以快速普及推广的关键,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汇报和宣传工作,通过邀请各级领导参观示范田现场、参加现场会、接受媒体采访等形式,加快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进政府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纳入全县乡、镇、村主要工作考核内容和目标管理范畴,增强行政推力。同时,通过现代传播媒体手段和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等农民喜闻乐见方式,进一步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面,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深松深翻补贴政策,农机化推广补助专项资金等政策,加大推广扶持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我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结我县几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虽然我们进行了大胆探索、反复实践,创新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要求,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把我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