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大户的水稻正在收割
今年以来,南丹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与水稻产业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共享农机”服务新模式。通过政策扶持购置插秧机,构建起“购苗—培训—共享”一体化服务体系。种植大户在合作社购买秧苗后,即可免费获得插秧机使用资格和专业技术培训,只需承担燃油费用。水稻成熟后,合作社再提供烘干和销售服务,形成闭环支持。
该模式有效解决了丘陵地区田块分散、单户农机使用率低的难题。通过集中管理、统一调度,避免了农机闲置浪费,实现了资源高效配置。合作社共投放10台插秧机供共享使用,目前已为农户烘干稻谷900多吨,预计全年烘干量可达2200吨。同时,服务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从操作到维修的全流程培训,并建立微信调度平台,确保农忙时节设备有序运转。

烘干后的稻谷装袋封装

封装好的稻谷入库存放
“共享农机”带来的效益清晰可见。合作社通过销售秧苗、烘干稻谷等业务,预计营收150万元,净利润18万左右。而对农户而言,机械化插秧、烘干等服务使每亩成本降低约120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轻资产、重服务”的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还培育了50余名机械插秧能手,为水稻机械化推广储备了技术人才。种植大户们感慨:“以前插秧、晾晒、卖粮都要自己操心,现在一站式服务,省工省时又增收。”
“农机共享”正成为南丹县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抹亮色。它既激活了农机利用率,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也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秋收时节,稻香四溢,共享模式下的丰收喜悦,正在田野上悄然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