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四举措”加快推进种业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步伐

日期: 2025-09-15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甘肃省酒泉市农机服务中心 冯正睿 樊红霞

   近年来,酒泉市以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为抓手,紧紧围绕种业现代化发展技术装备需求,聚焦品种选育试验、种子生产收获、种子清选加工等农作物种业机械化生产,立足全市打造国家核心种业基地目标,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全力攻关,支持奥凯种机等一批种业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开展种子加工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全面提升种业装备保障能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生产装备体系,为种业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突出重点,破解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卡脖子”技术难题。在省、市农业农村及农机部门支持下,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了适宜于新疆、宁夏等地制种玉米主产区大地块去雄作业的3CX-8A高地隙自走式制种玉米去雄机;针对大型制种玉米去雄机适应性较差的问题,研制了适宜甘肃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主产区小地块去雄作业的3CX-6A型轻量化小型高地隙自走式制种玉米去雄机。通过实施省级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研发制造与熟化”项目,开展了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研发制造、样机生产、性能试验、示范推广,累计向酒泉市肃州区,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累计投放轻简型制种玉米去雄机10台,完成试验验证作业面积3000余亩,持续打通种业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各环节堵点,突破种业装备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全力攻关,持续拓展农作物种业装备研发中心技术平台功能。在争取省农业农村厅在酒泉市成立甘肃省农作物种业装备研发中心的基础上,遵循“研发试验-生产制造-推广运用”路径,形成了专家引领、项目带动、多方协同、合作共赢的种业装备研发工作运行新机制,聚合生产企业、专家团队、农机推广、应用主体等技术优势,加快补齐种业装备短板,推进种业装备向“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迈进,为种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农机装备技术支撑。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承担科技部“智能化种子干燥及精细化选别装备”、工信部和财政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等项目,研发了适合于小麦、玉米、花卉、蔬菜等种子加工分选单机和成套生产线,形成了种子分选、干燥、包衣、仓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加工装备,其中5ZYB-16A多通道玉米剥皮机、5ZT-15/20大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替代了进口。

三是抓住关键,开展制种玉米覆膜铺管高速精量穴播机试验验证及示范推广。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在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共计投放甘肃天诚2MBJ-1型玉米精量播种机35台,实施制种玉米覆膜铺管高速精量穴播机试验验证及示范推广项目。酒泉市秉持“优中选优、择优选择”原则,综合农机装备条件、技术人才力量和玉米种植规模等因素,遴选具备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具有配套产业农业机械化服务基础的敦煌种业集团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金塔县博远专业合作社、玉门市铁麦客农机专业合作社等14家企业、合作社为机具应用主体,在肃州区下河清镇农业科技示范农场、金塔县东坝镇、玉门市清泉乡等14个示范点开展制种玉米覆膜铺管高速精量穴播机试验验证及示范推广,完成试验验证作业面积15000余亩,加快先进适用种子播种装备在全市的熟化推广应用步伐。

四是多元参与,推动制种各产业各环节机械协同发展。全市通过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科技特派员技术指导服务、协助开展农机推广鉴定等务实举措,支持酒泉汉鑫科技有限公司、宏运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肃州区精种机械加工厂等中小型企业,围绕蔬菜、花卉、瓜类、牧草等作物种子刷种、分离、分选、脱粒、清选、包衣等关键环节,研制生产了刷种机、种子包衣机、种子比重清选机等小型种业生产机械,满足了不同农户、制种企业的需求,与大型种子机械生产企业形成了优势互补,实现了种业装备多样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今年,酒泉市宏运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成功一款适用于番茄、菠菜、生菜等蔬菜及花卉种子的大小分级和粘连籽、叠加籽清选分级的通用种子加工设备蔬菜花卉种子清选分级机,满足了市场需求。酒泉市汉鑫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的种子脱粒机、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产品畅销全国,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为“酒泉种机”走出去贡献了力量。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