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服务体系。四川省泸州市以需求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为发展导向,分梯次推进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培育,加快构建“县级建中心、乡镇建站点、村级育大户(农机)、社配网格员”的四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统筹整合全市4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6252个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121名农业机械指导员,组建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24支。
二是升级设施设备。加快建设集农机耕种收、育秧育苗、水稻烘干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成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3个。引进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再生稻收获机、大米色选机等设施设备,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年均完成机耕及育秧服务8000余亩、水稻烘干300余吨、植保飞防作业90万亩次。
三是壮大服务组织。加快区县“滴滴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村级收集—乡镇派单—主体服务”响应机制,根据零散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机耕、飞防等需求提供作业预约和农机资源精准调度。江阳区滴滴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建成后,现有已入驻农机作业经营主体7家、各类农机100余台套,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2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