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老龄化严重、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日益突出,蔬菜“机器换人”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加快推进蔬菜“机器换人”步伐,截至目前已成功建成市级基地7家、区级基地24家,2025年建设规模将持续扩大,有效带动全区蔬菜机械化水平的稳步提升。
为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效,积极发展蔬菜新质生产力,推动蔬菜生产向精准、高效、绿色、可持续化转型,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6月28日,浦东新区在上海百欧欢有机生态农场(二场)举办2025年浦东新区蔬菜“机器换人”现场会,来自区农委农业处、区农机站、川沙新镇经发中心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各镇农机专管员和基地负责人等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观摩智慧农机在绿叶菜生产中的创新应用,分享交流蔬菜“机器换人”经验,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
现场演示区主要聚焦耕种收三个主要环节,划分了深翻、旋耕、作畦、直播和收割五个区域,设置了传统作业和无人化作业的鲜明对照。多台先进的蔬菜农机设备一次排开,轮番进行了全方位的作业演示,技术人员逐一对演示机械的结构、性能、技术参数、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作详细介绍。在无人化作业演示区,机手只需简单操作遥控器,电动深翻机自动前进并进行翻耕作业,经测量深翻深度超过50CM以上,可有效破解土壤盐碱板结的难题,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联适60匹马力电动履带式拖拉机搭配旋耕机和15匹马力灵活多功能电动小车,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结合惯性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定位和导航,进行自主旋耕作业,可适用于连栋棚、单体棚等不同的生产场景;氢能源智能四驱四转播种机自主播种,独特悬挂式设计可实现加装各种农机作业,四驱设计可进行单/双阿克曼转向、原地旋转、四轮同向等行驶,在田间作业方便灵活;土上叶菜收割机,纯电设计,机器在畦面上自主行走收割叶菜,叶菜经传输带自动落入蔬菜框中,在减少收割人力成本上成效明显。在传统作业演示区,悬挂式起垄作畦机在起垄作业时同步完成镇压,畦面平整度非常高;自走式电动播种机、自走式燃油播种机和土下收割机等机具也一一作了操作演示。与会人员目睹了蔬菜机械化生产从传统种植到无人化的转型升级,农机装备从燃油到电动、氢能源的低碳化转变,沉浸式感受到了智慧农机的魅力,坚定了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断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与实践,浦东新区蔬菜机械化生产实现了个“三个转变”,一是设施从单体棚向连栋大棚转变,更适宜机械化生产;二是农机装备从传统农机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变,赋能蔬菜生产高质量发展;三是基地创建从市级到区级转变,以补贴政策撬动了全区蔬菜机械化水平提升。
此次现场会,既是智慧农机技术成果的展示台,也是蔬菜产业升级的加油站,更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动员会,为推动浦东蔬菜“机器换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锚定了方向、擘画了路径。浦东新区正积极探索一条崭新的蔬菜生产机械化、智慧化发展道路,随着补贴政策精准发力、智能农机加速应用、技术集成日益深化……这一系列举措环环相扣、协同发力,为绘就“菜篮子”稳产保供、绿色高效的新图景注入强大动能,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