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连着夏种,眼下,青岛即墨区的小麦收获工作已基本结束。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期,连日来,即墨区抢抓农时,提前谋划、统筹部署,既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又做到夏收夏播无缝衔接,多举措为夏种保驾护航,为全年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在青岛即墨区蓝村街道壮武村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看到,刚收割完的麦地里,玉米精量播种机正来回穿梭在田间,得益于北斗导航定位和驾驶辅助系统,播种的间距更加精准,精度有明显的提高,可以实现每穴1粒种子的精确投放。“夏种无早,越早越好”,即墨区提早部署、统筹安排,全力做好夏播推进、夏管落实等重点工作,“三夏”农业生产期间,预计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27万台(套),其中播种机械3570台。即墨区农业农村部门提早落实农资储备、专项打假治理等工作,确保农资“质优、量足、价稳”。夏播期间,全区储备化肥3.1万吨、种子1200吨、农药330吨,有效保障夏种生产需求。
玉米生产“七分种,三分管”,播种后及时开展田间管理,是确保“秋粮入田”转化为“秋粮丰收”的基础。今年,即墨区通过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进农机作业质量、改革浇水施肥方式”为主要措施,以“协调提高亩穗数、穗粒数、粒重”为主攻目标的“三改三提”技术助力玉米单产提升。按照“种子落地、管字上马”的原则,持续加强秋粮作物田间管理,重点加强草地贪夜蛾病虫监测和综合防治,提早制定防治预案,强化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千方百计控制害虫扩散危害,全力以赴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