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在比赛现场,选手们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中穿梭。他们熟练操控,精准转弯,确保不漏收、不浪费,展现出高超的驾驶技能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在机器轰鸣声中,只见麦浪翻滚,麦穗被整齐地收割。
据了解,此次竞赛分为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两个环节,其中理论成绩占30%,内容涵盖了农业机械操作规范、机收减损技术要点等方面,旨在考验农机手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实操占70%,实操竞赛在云飞农场进行,选手按照抽签顺序,需在面积相同的田块内完成收割作业,裁判们则根据作业速度、作业过程质量、减损情况、驾驶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最终,来自于城镇的高尔荣斩获金奖;武原街道的许玉君和于城镇的王俊峰获银奖;武原街道的沈澄华、望海街道的姜达志、通元镇的葛魁峰获铜奖。
近年来,海盐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以机械强农为抓手,加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户增收。
目前,海盐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33%,其中小麦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8.27%,入选了全国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类)创建名单。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在粮食的收获过程中,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按照2024年海盐小麦种植面积14.91万亩、产量8180万斤计算,如果机收减损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挽回81.8万斤粮食,相当于新增近1500亩的种植面积。因此,实现粮食丰收、保障粮食安全,机收减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