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收割季。进入五六月份,安徽省池州市贵池乡村田间地头麦浪金黄,菜籽饱满,各地陆续开镰收割。与此同时,单季稻育秧在即,一年一度的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拉开序幕。
穗盈荚满 开镰收割
小满小满,麦粒饱满。小满刚过,秋江街道普庆村村民王实青就忙碌起来——去年冬天种的500亩小麦熟了。麦地里,2台收割机马力全开,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碾成碎片的麦壳和秸秆被直接抛洒还田。待到仓满,卸粮口对准早已等候在田边的运粮车,金黄的麦粒喷涌而出,不一会儿便装得满满当当。得益于农技部门开展的小麦赤霉病等病害防治,今年的小麦品相好,产量高,销路畅,让他增产又增收。
无独有偶,墩上街道河口村村民杜正冬的300亩油菜也迎来了大丰收。“今年‘好事成三’,想不丰收都难呦!”谈到今年的收成,杜正冬不由得打趣道。原来,入春以来阳光充足,晴雨相间,对油菜的生长非常有利,他的油菜亩产因此提高了15%。再加上如今机收普及,油菜可以等到完全成熟后再收割,此时的菜籽品质好、出油率高,收购价每百斤比去年高出50元。“此外,还要感谢国家对我们种粮人的大力支持,每种一亩油菜有150元的补贴,综合下来今年我能多收入好几万元呢!”杜正冬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今年全区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分别约为9.7万亩和21.2万亩,总产量预计分别为2.68万吨和3.41万吨。眼下天气晴好,各地收割进展顺利,所有小麦和油菜基本收割完毕。
送修下乡 助力丰收
“近期机械使用频繁,要增加擦拭、上油的次数……”在乌沙镇红庄村的圩田边,贵池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站副站长方江海一边为种粮户吴克发检修旋耕机,一边向他普及农机养护和安全生产知识。他前两天刚收完麦子,正在灌田打耕,为种植水稻做准备。两人一个耐心讲解,一个认真倾听,并时不时就农机操作心得交流探讨。
“目前贵池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8%,其中机收率更是达到了98%以上,每到农忙时节,全区2000多台马达同时开动,后勤保障压力大。”方江海告诉笔者,为此,贵池区农机部门在督促农机经销商及时跟进售后维修及保养的同时,牵头成立了5支农机维修志愿服务队,在全区范围内为种植户送上维修服务,免费上门帮助种植户维修农机。
“现在只要打个电话,服务队就会带着维修工具和配件来到田间地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耽误农时。”收获满满的吴克发重新启动了旋耕机,继续他的打耕作业……
集中育秧 备耕备种
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5月27日,笔者来到位于乌沙镇红庄村的池州市贵池区红庄农机专业合作社,这里的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已经开足了马力,放盘、铺土、浇水、播种、覆土……各个流程有序衔接,埋下种子的育秧盘被整齐地叠放在一起。
“种子上育秧盘之前,要经过高温催芽等环节,在育秧盘里经过几天的齐苗育苗后,就可以进入大田育秧了。”说起育秧的过程,合作社负责人杨贵仓娓娓道来。从5月上旬开始,他就组织人手加紧开展育秧工作,先期种下的秧苗已经有2寸来高,长势喜人。“机插种稻不但省时省力,而且由于秧苗密度适中,每亩至少能多收一百五十斤稻谷,大家都抢着种。”按照计划,杨贵仓的合作社今年要培育三千亩机插秧苗,目前已经完成2200亩。
一边是麦田、油菜地里丰收的隆隆机声,另一边是育秧盘上刚刚播撒的希望。笔者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下一步,贵池区将按照省“两强一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行动要求,落实农业和粮食生产保丰收包保联系服务制度,加强分类指导、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确保全年66.6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5万亩再生稻面积、37.9万亩优质专用粮面积及25.13万吨粮食产量等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