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奉贤区农业从业人员白名单正式下发,将关键人员“释出”,奉贤区春耕备耕工作正在加快恢复。
柘林镇的田间阡陌响起了久违的农机声,空气中重新焕发出春天的活力。柘林镇王家圩村团泾三组水稻田内,两台旋耕机轰轰作响,全力运作,他们要完成共计百余亩的“绿肥压青”工作。已是正午,农户张士林熟练地驾驶旋耕机,将泥土与绿肥翻起打入地下。在这些农户眼中,春耕每一刻都耽搁不起。
张士林说:“我总共承包了130多亩地,接下来准备种植水稻。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我心里也比较紧张,担心这样耽搁下去,就要错过种植早稻的最佳时间了。现在有了‘白名单’,出来耕种感到放松了许多。”王家圩村书记、主任曹磊表示:“我们全村水稻种植面积达2500多亩,因为疫情原因,很担心春耕生产受到影响,现在出台了‘白名单’制度,非常及时。”
在柘林镇三桥村双桥十组,农户唐巧贤也在田头忙碌。“我总共承包了141亩地,今年情况特殊,但春耕不能耽误,我们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的同时,抓紧时间,为今年水稻播种打好基础,确保秋粮收成稳产、高产。”
据悉,柘林镇计划种植水稻面积约26300亩,截至4月19日,通过农业从业白名单返岗人员达258人,包括农机操作、粮食种植、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等关键人员,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将全力推进春耕工作,确保今年粮食产量稳定可控。
南桥镇华严村,两位来自上海才娟粮食合作社的农机手也驾驶着拖拉机在水稻田内忙碌地翻耕、平整土地,为今年的播种作准备。该合作社负责人史金娟是入选首批“白名单”的农业从事人员,她说,往年4月初就要开始稻田耕翻,今年受疫情影响,耕翻工作有点推迟。如果再拖延下去,不仅会影响第一批早稻的收割时间,也可能影响今年水稻的总产量。
入选“白名单”后,史金娟和几位农机手立即开始村里150亩水稻田的耕翻工作,每天上岗都备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并实施“两点一线”管理模式。“现在基本完成第一次耕翻,5月初再抓紧深翻,接下去就可以灌水,到5月20日左右,就可以播种水稻了。”
南桥镇今年水稻种植面积约4600亩,其中国庆稻(早稻)约180亩。截至4月20日,已复工家庭农场14家、合作社6家,“白名单”内的南桥镇已复工人员38人。南桥镇共有农机手15名,复工后农机需检修维护,已按奉贤区农机站要求将农户需要的配件整理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