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强一增”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亳州市涡阳县实际情况,经过上级领导会议研究,在涡阳县马店镇大高、魏庄村建设10000亩豆麦生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
2022年4月14日,涡阳县农机中心副主任刘伟、农机推广站李林站长、农机监理站侯善良站长在马店镇党委副书记王军陪同去大高、魏庄村及崔海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督查豆麦生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落实推进情况。
李林站长从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大豆生产环节,板茬直播、无人机绿色防控、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小麦生产环节,重点推广小麦精量机播等技术对农机手进行了细致培训。
侯善良站长要求崔海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参与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等重点机械均加装信息化监测终端,接入“全省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高标准综合示范基地管理服务平台”,实时监控生产作业全过程,掌握生产进度和作业质量,实现远程信息化管理服务功能。
副主任刘伟提出六项措施保障推进豆麦生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一、加强项目领导,加强监督检查。成立豆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领导协调小组和课题组,加强领导和指导,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积极争取涡阳县政府的支持,整合力量共同推进项目区豆麦生产机械化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二、加大补贴力度,保证机械供给。加大对项目区大豆免耕播种机、大豆联合收获机的补贴力度,利用项目资金对实施示范田作业的农机合作社在农机作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培育扶持其发展。三、强化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编写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明白纸和培训教材,组织农技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针对大豆生产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技术和农机化作业,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训技术骨干、农机手和农民100人次,做到指导到社、服务到田、培训到人。确保项目区农机合作组织的农机手全部接受培训,确保农机化作业顺利实施。四、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机制,在豆麦生产的各个环节强化农机农艺融合,邀请涡阳县农技中心等农业专家参与共同制定适合涡阳县实际的技术路线,为大豆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创造条件。五、严格财务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严格的核算制度,严格审批程序,留存经费支出等凭证。六、做好技术总结,完善档案管理。安排专人负责试验示范技术数据、影像资料的记录、搜集整理,认真撰写试验报告和技术总结,及时上报技术资料;项目实施全部资料装订成册,建立并完善项目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