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平安农机”推进会议精神,固化三年专项整治成果,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日前,淮安市出台《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全市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2022年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要全面落实“两个不放松”和“务必整出成效”总要求,强化“成绩每天归零、隐患无处不在”意识,筑牢农机安全生产底线,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实施全机具、全人员、全天候、全覆盖“四全”监管,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安全保障。
一是全面推行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学习推广农机安全监管“柳堡模式”、“张洪村经验”,开展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网格员动态轮训,明确农机安全监管事项清单及派发工作任务,甄别处置内容,制定考核机制,锻造高素质基层农机安全监管队伍,实现镇村级农机安全生产属地责任规范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精准化。探索建立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网格员奖补激励机制,为日常巡查、协助监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二是不断深化农机安全源头监管。持续组织开展“为民办实事 农机送检下乡”活动,为农机手办牌领证参检提供便利服务,努力做到应登尽登、应检尽检、应考尽考。探索建立“灰黒名单”制度,将农机源头管理与购置补贴、作业补助、跨区作业证发放等政策有效融合,督促农机手形成依法用机自觉。严把安全技术检验关,实施拖拉机“亮尾工程”,积极探索社会化检验机制,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验质量,消除事故隐患,全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年检率达86%以上。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强化违法记满分驾驶人法制教育,完善考试基础装备及条件,规范考试程序,严格考试标准,切实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各地组织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演练不少于1次,不断提高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三是持续打造“铁牛卫士”执法品牌。深入开展“铁牛卫士”执法行动,主动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开展道路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上道路拖拉机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推进移动执法终端等装备配置使用,引导农机手依法办牌办证,主动参加年度检验。加强农机安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农机执法文书制作水平,打造典型案例,全面提升农机安全执法水平。坚持“应立尽立、应罚尽罚”原则,推动执法数量与质量同增,全面实现农机安全执法“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正规化”,2022年各地办案数量较去年要实现提升。
四是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建设。巩固“平安农机”创建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群众参与度。及时宣传好“平安农机”示范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构建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升农机本质安全水平。以“平安农机”示范建设为主抓手,系统推动农机安全监管责任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监管执法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同防共治体系建设。
五是规范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政策性农机保险。通过举办农机产品推介、现场作业演示活动,组织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业机械走乡村、进田间,通过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农业机械新产品,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规范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及时兑付报废补贴资金,加快老旧农机淘汰。
六是切实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和质量监督。不断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监管,规范实施农机维修点建设和区域农机维修中心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将农机维修培训与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相结合,组织参加“百名能人结对百社”活动和农机维修服务下乡为民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机维修能人队伍建设。有效开展农机质量投诉工作,积极受理农民群众质量投诉,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机投诉调解工作力度,努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是创新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继续落实“六个一”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机经营者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借助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时机,广泛宣传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规定,以及农机免费办证、报废更新、政策性保险等惠民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农机送检下乡”、“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宣传普及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