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四抓四促”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

日期: 2022-04-18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 贵州省湄潭县农机推广工作站 郑毅 陆进

      民以食为天,粮以安为先。湄潭,典型的农业大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70余万亩,产量20余万吨。水稻是贵州省湄潭县主要粮食作物,2021年播种面积20.06万亩、产量9.34万吨,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27.8%,占全县粮食产量的42.8%。湄潭作为遵义市重要的优质稻生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动承担了2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任务(占全省20万亩任务的10%、占全市5万亩任务的40%)。为确保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有序开展,湄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作的原则,采取“四抓四促”措施扎实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

县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向明为观摩团讲解水稻钵体育苗机操作流程和水稻钵体育苗技术特点

一、抓统筹促组织保障

统筹安排,由分管县长挂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具体操盘。成立了县、镇两级水稻全程机械化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对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环节、责任单位、技术人员、实施主体和经费保障等进行细化明确,使水稻全程机械化工作从县到镇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同时,建立了督查验收工作机制,形成了横纵联动、环环紧扣的工作格局。

湄潭县四通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观摩团介绍了耕、种、管、收各环节农机具的应用

二、抓服务促力量整合

湄潭在农村产业现代化中求新求变,在新技术探索应用中寻求更多突破,着力打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田”“样板田”和“示范田”,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一是按照“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整合全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稻油轮作示范基地和县、镇、村领导包保点,建示范点37个,实行县、镇、村三级书记抓粮食,37名县领导亲自抓点示范,37名镇领导具体负责,37名村支部书记抓落实。二是农机农艺整合抓点示范,县农业农村局派出农机、农业技术人员38名(其中研究员5名、高级技术人员9名、中级技术人员17名、初级7名)包保37个示范点的技术指导,38名技术干部纷纷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多举措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工作。一方面积极宣传农机化作用的优势,宣传农机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加快技术普及应用,指导农机手做好农机具的保养、调试和检修工作,提高农机手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意识,确保机具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春耕备耕生产,努力宣传农机化作用,让群众了解、认识、支持农机化发展。另一方面采取科技知识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将技术及时送到示范点、示范户及田间地头,加快技术普及应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让农业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产中发挥作用。

  

永兴茅坝育秧大棚育苗 

三、抓育秧促面积落实

(一)抓大棚育秧推动智能化。充分利用四通农机专业合作社育3个育秧大棚和永兴茅坝育秧大棚1个,开展智能化育秧近3万盘。在智能化育秧大棚中进行育苗,占用土地更少,管理上更便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优质稻育苗对于气候的影响,无需采购大量的地膜,不仅确保了育秧的成功率,同时也减少了育苗的投资成本。

(二)抓钵体育秧推动新技术。大力推广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钵苗育秧机和钵苗移栽机,利用湄潭县明军种植专业合作社钵体育秧机育钵苗1.3万余盘,可移栽600余亩稻田。此款机具适用性较强,水稻钵体育苗的秧苗直立程度好,移栽过程不伤根,钵苗放在田里没有缓苗期,直接生长,苗不易得病,更加容易健康地成长;通过钵苗移栽机移栽的秧苗有利于通风光照及易吸收空气中的氧份使苗不易得病,更加容易健康地成长,而且大大地减少化肥使用量,稻米更加绿色环保,成为有机稻最佳选择种植方法之一。通过近几年连续示范,让群众看到钵体育苗、和钵苗移栽机移栽实实在在的好,将更加有力推动钵苗育秧、插秧新技术。

(三)抓露天育秧确保面积落实。耕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竹香米业、湄潭玉粒米业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开展露天育秧,用育秧盘数保障面积,按毯苗22盘/亩、钵苗20盘/亩计算面积,确保落实到位。

 

四、抓培训促取得实效

当前正是抢农时、保春耕、促生产的重要时节,为抢抓农时不误春耕,把粮食安全和春耕生产的重大责任切实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湄潭农业干部采取理论与实操、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水稻“药剂拌种、育秧技术、杂草控制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内容进行现场培训。由于水稻全程机械化涉及到农户利益,必须让群众广泛参与,除业务工作由县培训到镇,各镇也相继开展培训,同步加强宣传引导,这样,既培训技术,又宣传农机化的意义,增强群众了解、认识和支持农机化发展,实现从“要我使用农机”到“我要使用农机”的转变。3月7日,利用全市粮食安全暨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主战场之一的机会,对农技干部和群众进行了观摩培训。3月21日,举办全县水稻机械化育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低龄茶园套种大豆等技术现场培训会。4月8日,县农业农村局在黄家坝街道牛场村举行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现场会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县、镇纷纷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现场会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各种形式的培训促进全县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

全县水稻机械化育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低龄茶园套种大豆等技术现场培训会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