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农机规模经营服务作业新路子 打造晋北地区综合农事服务新高地

——记怀仁市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文亮

日期: 2021-12-06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从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到托管土地6000亩;从人拉肩扛的传统耕作,到机械化“一条龙”作业+烘干;从手握锄头的“大把式”,到GPS监测、无人机植保。40多年风雨兼程,山西省怀仁市新家园乡赵麻寨村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文亮在乡村振兴路上阔步前行。合作社现有社员298人,各类农机具112台(套),集中连片流转土地 6000亩。为种植户和合作社成员全方位提供耕、旋、播、种、防、收、烘干“一条龙”作业和产前、产中、产后农事托管服务,年服务面积6.15万亩(次),服务周边5个乡镇8个村庄90000多亩耕地,年经营收入近1800万元。郭文亮介绍说:“现在好多出外打工的村里人都将土地托管给了合作社,对村民来说,可以放开手脚,外出寻找更多机会发家致富;而对于合作社来说,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粮食产量,还增加了社员的收入。”

1.jpg

怀仁市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文亮

“机收达人”成为合作社“领头羊”

今年59岁的郭文亮是个地道的庄稼汉,1981年高中毕业后就回到赵麻寨村从事农业生产,有着四十多年的耕种经验。“种地是个苦营生,以前没有农机的时候,春种夏管秋收哪一项没有个把月可干不出来。”干一行钻一行,郭文亮第二年就“赶时髦”买了台 “大铁牛”——天津拖拉机制造厂的铁牛牌55型轮式拖拉机,那是当年的王牌车。“大铁牛”稳健灵活,驰骋在被承包后分割的土地上。农忙时郭文亮驾驶着它下地干活,农闲时开着它跑运输,靠着踏实和过硬的技术发家致富,当上了“万元户”。作为“万元户”,郭文亮把家里除基本生活需求外的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了购买和经营农机上,随后又配套了旋耕机、播种机等农机具,购置了玉米收获机,在村里和周边村镇开展农机作业。这种玉米收获机与现在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相比再简单不过了,只能进行简单的机收作业,但在当时看来已是很先进了。

“田间作业,有苦有甜。”郭文亮回忆,他清楚地记得2002年“三秋”作业季节机收玉米的场景。当时由于前期雨量大,一些小型收割机根本无法下田收割,只有大型背负式玉米收割机才可以下田收割。赵麻寨村是当地的一个种植大村,种植面积达20000亩,人工收割速度慢,如果耽误了收获进度,村里人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这时他和他的机具派上了大用场,活儿多了,任务也重了。郭文亮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地里连续作业了一个礼拜。“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他时间我都在机子上,一刻也不歇地收玉米。”这一年他被称为玉米“机收达人”。经过这一遭,郭文亮更深刻地认识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又购置了几台大型农机,成了村里的农机大户。凭着一股子钻劲儿,他还成了农机“土专家”,农机有点小毛病自己就能维修,焊接也不是问题。村里人在他的带动下也相继购置了农机具,农机具坏了,他都免费帮着检查修理。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2010年7月郭文亮作为牵头人联合本村30户农民和农机户成立了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50万元,郭文亮任理事长。在农机发展路上敢于先行先试,始终做好农机发展的“领头羊”。

“田保姆”壮大力量实现标准化建设

郭文亮一直秉承着“便民利民、合作共赢”的办社理念,坚持“运行企业化、管理科学化、生产规模化、作业标准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思路,推行“带机入社、出资入股、带地入社”三种入股模式,不断壮大合作社规模。2011年,他带领合作社整合社员资源,开始大展拳脚,积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购置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合作社组建第二年,郭文亮便“甩开膀子加油干”,购置1204大型拖拉机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6台、土豆收获机3台、深松机6台、秸杆还田机6台。随后不断发力,2012年—2020年,累计购置80马力以上拖拉机10台,20-80马力拖拉机15台,旋耕机17台,精少量播种机22台,免耕播种机4台,旋播机1台,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台,电动喷雾机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7台,谷物收获机1台,秸秆还田机4台,深松机8台。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拥有各类机具112台(套),其中:拖拉机37台,耕整地机械2 台,播种机械10台,中耕植保机械15台,联合收获机8台,高地隙植保机械5台,无人植保机3台。走进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宽敞的院落,如同走进农机展览馆,各种型号的拖拉机、翻转犁、旋耕机等农机具有序摆放。

eac15ffa0c9752be3cdb714b5a4b78e.jpg

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全景

作为理事长,郭文亮积极抢抓机遇,争取国家和省级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深松、综合示范县建设、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等农机化项目扶持补助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建设。通过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建成机库276平方米,维修间45平方米、培训室60平米,办公室40平米,停机坪500平方米,硬化场院达2000平米。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他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办事,定期召开理事会和社员大会,对生产经营计划、人事和财务管理等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相继建立《农业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农机安全操作制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了机具台账、GPS定位监测、生产作业记录,完善技术培训、经营管理、财务收支等账目。利用农闲时节,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组织成员外出考察,参加省市学习培训及现场会、展销会,邀请上级农机技术人员下村举办培训班和现场演示会,加强机手技术培训。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机手人人持证、作业技术过硬、服务质效双优的目标,为开展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基础。先后获原山西省农业厅“2013年度山西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原山西省农机局“2015年度山西省示范合作社”、原农业部农机化司“2016年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

“老把式”蹚出新路子

“咱要跟得上时代,这几年社里买了智能的大马力的拖拉机,更重要的是争取到了新机具新技术项目,走在了前头。社里这么多机具,我最看重的是那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最看好的是玉米籽粒收获机,最骄傲的玉米烘干塔。这无人驾驶拖拉机,都是我儿子和社里的年轻人在操作。”说到这儿,郭文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1.jpg

青饲料收获机正在田间作业

郭文亮带领合作社连续多年积极争取承担山西省省级农机推广项目,积极破解玉米籽粒收获和产地烘干难题,大力建设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示范田,开展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实现怀仁市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方面发挥了带头引领作用。2016年,他勇当先锋,投资42万元,率先在怀仁市引进新疆牧神茎穗籽粒兼收玉米收获机1台,在周边乡村开展籽粒收获作业5000亩。籽粒收获相比机械化摘穗收获,亩均降低运费成本约60元,相比机械脱籽省去了农户庭院储存的中间环节,减少了作业程序和人工成本。

2019年,郭文亮又先人一步建成了玉米烘干塔。2018年以来,我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了机械化粮食产地干燥仓储集成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开发和推广。这座日产200吨山西沃尔达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双塔循环式粮食干燥机是该项技术推广的成果之一。没有飘荡的粉尘,没有嘈杂的声音,智能化双塔烘干塔自主平稳运行,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台或者手机APP就可以监控烘干运行情况了。烘干塔还配套了一台高湿粮食储存干燥机,这是个高水分粮食的预处理机,先把水分高的玉米等粮食放入,自然通风降水,然后再进烘干塔,提高烘干塔工作效率。郭文亮带领合作社连续多年积极争取承担山西省省级农机推广项目。机械化产后烘干,相比传统晾晒方式,可有效避免占地堆放、霉变浪费问题,提高玉米品质,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特别是能够有力应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每公斤可提高市场收益约0.2元,

2020年,凭借机具和技术优势,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5000亩,实施膜下滴灌5000亩,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技术示范田200亩。在玉米生产作业过程中再添一环,形成了“机械化深松旋耕整地——宽垄密植精量播种——水肥一体膜下滴灌――高地隙植保无人飞防――机械化籽粒收获秸秆还田――机械化产地烘干仓储”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省工省事、节本增效,亩均为农户节约成本160元,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双提升,真正托出了一片致富新天地。

郭文亮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初衷,原本只是单纯地为了解决当地农民们的耕种收问题。经过11年风雨历程,从最初的“菜单式”半托管,到如今的“保姆式”全托管,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环节延伸到耕、旋、播、种、防、收、加工环节,形成了规模化经营,服务内涵越来越丰富,托管步子越走越稳健。合作社成为了带领农民增收的“牵引器”,合作社成员抱团发展,农机具变成了社员们增收致富“利器”。“创新才能发展。过去技术创新,我们合作社尝到了甜头。今后创新,我要带着打造高端综合服务品牌,与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点对点合作供应关系,全面提高合作社综合效益,带领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