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抓得早,地里庄稼长得好。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季节,安徽省望江县各农业合作社抓紧制种播种,为今年的农作物丰收做好准备。
在望江县高士镇武昌村农旺农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车间里,村民们正在全自动播种流水线作业上操作。这条流水线通过整平秧板、放基质肥底土、洒水、精量播种、盖土等工序,播撒着种子的机插秧盘就从流水线上运送出来。记者看到,短短五分钟,近百个播种好的秧盘已经摆放整齐。
合作社技术员徐和根:“这个种子浸了三天就能播种,这个种子它要催芽,并且还要用高效拌种,以后它就壮苗,容易发芽,今天做好硬盘以后,明天就下大棚。”
这家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流转土地2600亩,按照“一稻一油”的模式,全程实现机械化。今年,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再生稻800亩,以前采用人工育秧的方式,需要百名工人,效率低,秧苗的发芽率也不高。现在育秧工厂只需要十名工人,秧苗的发芽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当地周边村民都愿意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里,长期在这里上班,工作稳定,工资也可以,比自己种植肯定划算。
村民范犬林把家里十亩土地都流转到了合作社,夫妻二人都在合作社务工。现在,他不仅成为一名行家里手,收入这块他也非常满意。范犬林说:“只要是农活都能干,机械也行,挑盘摆秧,从耕作一直到底,包括插秧。工资一百三左右每天,一年两百工,工资两万六。”记者了解到,全自动育种只是“工厂化”育秧流程之一。随后,成品秧盘将被送进大棚进行炼秧,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适龄壮秧,四月底就可以进行机机械化育秧。
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王庭川:“2014年,我们成功推出再生稻生产,广大社员的效益取得明显的改善。近年,我们又大力推广机械化操作,同时,化肥、种子农药也开展统一竞价采购,这样,成本降低了,效能提升了,确保了我们的农产品真正做到绿色,生态、有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