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创新耕作模式 黑土地保护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日期: 2020-07-31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吉林省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针对过分追求产量带来的黑土地长期透支问题,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从2007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集成创新技术,探索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

一是试验推行秸秆全覆盖技术。在全国首创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梨树模式”,2016年,《农民日报》整版刊发报道。这种模式核心内容是,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全部还田覆盖地表,春季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整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扰动次数,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土壤和稳产高产效果。这种模式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经连续10年监测,试验地块土壤含水量增加20—40%,耕层0—2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12.9%;每平方米蚯蚓数量增加到120多条,是常规垄作的6倍;保护性耕作每年减少秸秆焚烧100万吨以上,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3000吨,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同时,这种模式每公顷可节约成本1200元左右,单产提高8%以上。

二是创新研制免耕播种机。全力破解推广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应用机械化难题,加大力度推进免耕播种机研发。2008年,国内第一台免耕播种机在梨树问世,现在已经发展到第6代,农机大户达到320户,全县投放免耕播种机、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等配套农机具近2万台套。

三是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借助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强劲发展优势,鼓励村屯干部、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发展规模化经营,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651个、938个,流转土地130万亩。广泛应用全程机械化技术,打破条块种植对保护性耕作的约束限制,2020年,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