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合作社强强联合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日期: 2020-07-27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云南省临沧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冯海云

   为积极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云南省临沧市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办法,经过几年的持续不断努力,因地制宜的探索出“两季水稻+冬马铃薯”、“水稻+冬早蔬菜”、“烤烟+水稻”等高效种植管理方法。

今年创新探索出沧源、双江两个县跨县域的“合作社+合作社”以及永德县“企业+合作社”两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进从水稻生产到烘干、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

一是创新发展双江县与沧源县的跨县域“合作社+合作社”的协同服务模式。沧源县勐角乡金弄生态蔬菜大米种植与销售合作社计划今年7月开展烟后水稻种植1400亩,由于插秧机和育秧设施设备不足,已经委托双江县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育烟后稻秧苗600亩,并在栽插和稻谷加工销售过程中相互协作,达到提高农机具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是永德县积极探索水稻生产机械化与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结合的模式,以示范推广优质稻机械化耕整、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和机械化运储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新技术、新机具为主,以“双社”“三绑”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万民裕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南捧河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鹿水箐种养殖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及康荣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资金、设备、人力上的“多社”联合,合作社与农户、县林产品开发公司、县电商服务中心的“三绑定”利益联结机制,在市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统一种子、统一化肥、统一除草剂、统一植保、统一作业标准、统一大田管理的“六统一”技术措施,全面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以农村致富能人、农机大户、养殖大户为基础,探索“农机农艺融合”“养殖业种植业融合”新机制,推行“双社三绑”产业扶贫模式。

三是打造品牌,努力开拓优质米销售市场。双江县允俸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南勐河”优质米品牌,沧源县勐角乡勐角村金弄生态蔬菜大米种植与销售合作社注册了“金龙粒”优质米品牌,实行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临沧已经发展4家以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水稻育苗播种生产线4条、高速插秧机9台、手扶步进式插秧机21台、稻麦联合收割机143台,有15吨容量的谷物烘干机4台,日加工40吨精米生产线一条。截止6月10日,全市已经完成早(中)稻机插秧示范推广面积达3600亩。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