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农场旱田无人化农场开启智慧农业新征程

日期: 2020-07-14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 黑龙江胜利农场

   近日,笔者在黑龙江胜利农场旱田无人化农场看到,一台机车正在农田里进行二次中耕作业。令人称奇的是这台机车的驾驶室内无人进行操作,机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自动作业、自动转弯,不压苗、不伤垄,行走精度和作业标准高于人工作业。

今年,作为我省首批大面积、大规模无人化农场建设项目之一,胜利农场的旱田无人化农场建设项目在全场人民的瞩目下有序启动。为了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这个农场在交通便利的第二管理区打造了面积为850亩的旱田无人化农场,对凯斯大马力机车、高地隙自走喷药机等机车加装了北斗导航套件、安全套件和作业部件控制套件执行无人作业。

据这个农场的副场长刘庆国介绍,无人化农场集成了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通过农机的CAN总线获取农机的发动机转速、油耗、负荷、位置、速度等数据,并通过4G网络进行数据回传。无人机械在设定好程序后可按照规划路线进行无人机械翻地、镇压、中耕、自走式喷药机变量喷洒农药和叶面肥、无人收获等智能作业,具备农具自动升降控制、自动动力切换,自动调头倒车、自动对行、障碍物避障、种肥缺失自动报警等功能。同时,工作人员可在中央控制室实现对种、肥和作业标准、质量的远程监管,强化了对农业生产的精准监测和控制,充分体现了智慧农业的优势,提高了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透明度。

无人作业技术的应用,不但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标准,还节省了驾驶员成本,进一步节本增效。这个农场农业发展部副部长袁忠兴算了这么一笔账:按照目前农场驾驶员的平均工资计算,如果全场17.9万亩旱田全部使用无人驾驶机械进行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作业,仅在驾驶员费用方面每年便可节省140万元左右。

目前,这个农场正以无人化农场建设为抓手构建集科研创新、形象展示、产业应用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平台,培育有农场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模式,着力建成一流的智慧旱田农机转型升级示范区,通过以点带面,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全面转型升级。无人化农场建设项目不断取得的新成果也为这个农场的农业发展持续注入了智慧元素和科技动能。

012.mpg_20200708_140144.093_副本.jpg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