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展林果农机农艺融合田间地头技术指导

日期: 2020-05-08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 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

   近日,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相关技术人员赴睢宁、仪征、泗阳等地开展果园农机农艺融合田间地头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组实地调研了梨树、黑莓、楸树的栽培模式,核算人工作业成本,询问装备应用情况,探讨林果生产机械化技术短板和弱项。听取了种植基地“机器换人”建设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针对当前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技术指导组提出几点意见:一是在园区建设时应加强道路、设施、沟渠等配套设施的融合。同时,农机与农艺相适应,形成满足不同作物品种、不用地形地貌的种植方案。保证机械开得进去、用得起来,以免农业机械“螺蛳壳里做道场——铺排不开”。二是在园区管理时应针对不同模式的果园,提出不同配置方案,加强新型机具引进,并积极开展农机与农艺的融合试验示范;三是及时制定与机械化作业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作业质量标准和规范,形成区域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四是由于林果类农业机械品种多、批量小,其专用型特点比较明显,鼓励社会化服务,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农机技术部门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培育社会化维修网络服务。

江苏林果业发展一直居全国前列,果树种植面积超400万亩,总产量300多万吨。以桃、梨、葡萄、苹果等为主,大樱桃、蓝莓等特色品种逐步发展,果园产业已真正成为当地大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两三年,由于果园对机械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机企业研发适应果园生产中中耕、除草、开沟、施肥、植保、修剪、搬运等主要环节配套机械,果园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省农业农村厅通过省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引导,许多果园引进了适用的果园机械,有力地推动了果园机械化的发展。下一步,我省将着力补齐技术短板,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在突破机械化技术瓶颈、构建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打造高标准林果示范基地等方面发力,全力推动林果机械化向前发展。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