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初春,雪域高原寒意渐消,从西藏东南部的尼洋河流域到西部的年楚河流域,高原大地从沉睡到苏醒。西藏农牧民迎来又一个忙碌的季节,平整土地、开耕、施肥、播种……湛蓝天空下,春耕春播的热闹景象随处可见。
在一阵阵祝福声中,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协荣村开耕仪式拉开序幕。田地间,一辆辆插着五星红旗、系着洁白哈达的农机在隆隆轰鸣声中,犁开沉睡一冬的沃土。村民为犁手们献上哈达、切玛、青稞酒和酥油茶,并将手中的糌粑撒向空中,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一辆辆插着五星红旗、系着洁白哈达的拖拉机缓缓驶过,铁犁连连翻开土地,散发出一阵阵泥土的芬芳,身穿盛装的姑娘们撒下了希望的种子,也播下了决胜脱贫攻坚的新希望。
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聪堆村,初春的田野上,锃光瓦亮的铁犁深深地刨开沉睡了整个冬季的沃土,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年的希望从肥沃的土地里开始延伸。聪堆村是甲措雄乡种植面积最大的村,拥有4800亩耕地,是日喀则市青稞良种繁育基地。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多措并举,在当地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聪堆村村民先后购置了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目前全村共有13台大型拖拉机并配有播种机、旋耕机,6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及6台大型种子精选包衣机。在2017年就实现了机械化耕种模式。
桑珠孜区甲措雄乡聪堆村村民尼玛顿珠告诉记者:“现在有这么好的耕地机器,以前用的是那种小型的机器,但是耕地需要一个多月,现在换成了这种大型的,只需要一周就能耕完,其余的时间,就外出务工”。
尼玛顿珠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家中有120多亩田地,在实现机械化种植之前,他家春播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如今,借助这些大型农用机械,几天就能完成120亩的耕种。
在开耕第一犁前,尼玛顿珠还专门拿出一条崭新的哈达,献给“习近平总书记与西藏各族人民心连心”的画像上,以此来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祝福。春光不可负,农时不待人。农田里机器声、吆喝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看着一辆辆拖拉机轮番作业,铁犁翻开的土地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在春天播撒下希望的种子,等待秋天收获幸福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