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刻,如今又迎来了准备春耕春播的农时,如何做到防“疫”与备春耕两不误,就成了摆在上海新区农业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为了不误农时,新区农业部门在土地整理、农资引进上未雨绸缪、提前动手,有序推进。特别是在事关农事的农资引进上,更是多渠道联系货源,在运输上又基本未受疫情断路设卡等的影响,这些筹备为今年的春耕春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农民丰收和保障疫情期间的市场供应做足了准备。
近日,在宣桥镇的生飞家庭农场内,黄生飞正与工人们一起对修整了半载的去年水稻田进行耕翻。为了增加土地的有机质,有利于水稻的播种和生长,在去年国庆稻收割后,这块水稻田就播种了蚕豆和油菜种子作为绿肥用来肥田,当下这里的油菜花和蚕豆花开正旺,也成了村中不多见的一片风景,每每走过,都让人赏心悦目。
站在美丽乡村的田头,黄生飞狠了狠心才让机器下地耕翻,一会儿工夫,这些蚕豆苗和油菜花就埋没于土壤中,腐烂后就成了土质中不可多得的有机肥。这块正在耕翻的水稻田用地有20亩,这个家庭农场今年计划将国庆稻的种植面积扩增到500亩,目前水稻种子也正抓紧申报引进中。
惠南镇桥北村的西甜瓜种植专业户潘师傅一起床就来到设在路口的乐农黄路农资商店,挑选自己需要的农药,准备给田里生病的瓜苗喷施。今年他家种了16亩的西甜瓜,谁料想有些叶片生了炭疽病,导致叶片枯烂,他担心这种病在大棚里蔓延开来,于是赶紧来农资店里买药喷洒。桥北村6组的陈爱芳家今年种了三亩橘子树,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给橘子树春季施肥的关键期,为了促进橘子树正常生长,她买了一袋化肥。而之前,它还从这里买走了几代复合肥,准备都用在她家的橘子树上,以促进树苗的开花结果。
每年备春耕,也是农资销售的旺季,不少农民都是现用现买,为了帮助农民们备好备足农资,上海供销联社浦东分社下设的上海乐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乐农超市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之前就开始备货,目前店里的农药、肥料、农具、喷雾器等一应俱全,能够满足周边农民备春耕的所需。今年乐农超市为备春耕准备了500多吨的化肥、农药等农资。走进乐农超市的卖店和仓库,只见到处堆积着各种农药和肥料,只要农民备耕所需,在这里基本都能买的到。作为上海郊区的水稻、蔬菜主产区之一,浦东南片除了农药、化肥外,备耕所需的第三样法宝自然是水稻种子了,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新区农田水稻播种插秧的关键期,今年新区水稻种植面积为16万亩,虽然比去年少了一万多亩,但需要的种子数量依然不容小觑,目前水稻种子的储备又如何呢?
在上海弘辉种业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水稻种子一袋袋码放的非常整齐,碰巧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科的人员正在库里检查水稻种子的品质。他们表示,他们每年都会对种子的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以免影响春耕春播。据了解,这批水稻种子抽检合格后,即将分批进入各个育苗基地,进行插秧前的育苗工作。
在加强防“疫”的同时,还要确保蔬菜的市场供应不断,为做到这一点,新区积极扩增蔬菜面积,按照市里统一下达给新区春季新增2.3万亩、全年蔬菜面积达到6万亩的播种要求,从2月5号以来,农业部门就开展了紧张有序的筹备。种子公司紧急引进了一万多斤蔬菜种子,分发给各个蔬菜基地,并派出17个督导组到各个农业镇进行现场督导播种,确保每天浦东蔬菜的扩种面积达到500亩,力争在3月底前完成市里下达的蔬菜扩增任务。截至目前,全区新增蔬菜播种面积已达13000多亩,整个新区在田的蔬菜面积已达61468亩,其中绿叶菜面积39988亩。家庭农场、合作社、蔬菜专业种植户等正在休闲地和绿肥冬翻地上抓紧播种,力争早日完成市里下达的浦东每日上市蔬菜供应量达1000吨的目标。
而在备春耕的同时,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对现有蔬菜田和移栽下地西甜瓜苗的田间管理,这对后期的保市场供应相当重要。上海越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了确保疫情期间社员下地劳作的的安全,自买了7000多个口罩下发给社员使用。在这家合作社位于祝桥镇新如村的西甜瓜大棚里,戴着口罩下地劳作的社员正趁天气良好,在给瓜苗打尖和去除徒长秧,这里种植有200亩的西甜瓜,在瓜农的精心管理下,瓜苗长势良好,有的移栽早的瓜苗已到开花期,合作社正在抓紧督促社员对瓜苗保持大棚通风排湿,防止出现灰霉病、根腐病等病虫害,确保西甜瓜能够顺利生长。但是,疫情也给农业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就是雇不到人手。目前,在祝桥、老港、万祥等南片的17个镇的农田里,许多农民正在自己的地里采摘绿叶菜,或者整理田块,为下一步的播种做着精心准备,他们表示,现在的辛苦是为全年播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