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底,贵州省蔬菜累计种植面积1700余万亩,辣椒种植面积512万亩。重点发展的大白菜、萝卜、菜豆、茄子、韭黄、生姜、山药、佛手瓜等8个优势单品,累计完成种植面积582万亩。贵州蔬菜产业带动农户近1500万人,人均收入近5000元。蔬菜已成为贵州省种植面积最大、受益农户最广、增收效果最明显的特色优势产业。为抗疫情、保供给,贵州省各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按照农业农村部相关工作要求,在积极组织协调农机具供应、强化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调研,强化技术指导
在我省疫情还未发生前的2020年1月初,我站组织部分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经销企业人员对威宁、从江、榕江、播州等蔬菜生产大县(区)开展了蔬菜机械化生产机具需求调研,了解各地蔬菜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的农机具需求情况。我站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辣椒、大白菜、大葱、莲花白、白萝卜等8种不同种类蔬菜的机具组装配套方案并及时下发各相关单位和企业。
二、加强协调,保障农机具供给
在疫情发生后,我站先后与部分省外蔬菜机械生产企业和我省较大的农机经销企业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沟通协调,由农机经销企业组织急需的机具货源,保障蔬菜生产农机具的及时供应。同时,协调相关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充分利用种植时差,采取跨区作业或租赁的形式保障农机具实时供给。截止2月10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组织500余家农机合作社,3500余名农机手及技术人员参与到抗疫情、保供给工作中,蔬菜行业累计投入的各类作业机具台共计10800余台(套),其中,各类动力机械5200余台(套),专用机械5600余台(套)。
三、加强培训,积极开展示范工作
技术培训是我省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为搞好蔬菜机械化生产工作,在我省疫情发生前,我站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联合相关市州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了相关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如在2020年1月中旬在榕江县开展了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到四川的简阳、彭州等地开展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等。今年以来,全省已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及农户1200余人(次)。今年我站计划在全省选择条件相对较好4-5个县,开展蔬菜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工作,加强生产过程机具组装配套,实现标准化栽培,指导农业组织、种植大户、农民开展蔬菜机械化种植。
四、强化指导,提高农机具出勤率
由于机构改革,我省县级保留有农机推广机构的已经很少,总体不足20%,乡级已经全部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我站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要求各地积极协调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对农机经销商和相关农机合作社技术人员开展农机具作业、维修保养等技术培训,指导相关人员做好农机具作业操作训练,农机具检修保养等工作,保障农机具完好率,提高出勤率。
总之,在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下,在部总站的大力指导下,全省农机行业人员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抗疫情,保供给,提信心工作中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