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定塘镇红美人柑橘普遍增收,平均亩产达到了10万元;高塘岛乡紫菜养殖从散户养殖、销售到现在形成完整产业链;石浦镇乡土人才个人发明的渔舱升降机配备在全县60%以上的渔船,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今年,象山县乡土人才的挖掘和引育激发了乡土人才创业创新热情,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础工作。为破解乡土人才引育瓶颈,激发乡村振兴潜能,今年上半年,象山县成立乡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县、镇、村层层研讨乡村土专家的挖掘、推荐和培育工作,走访了300余个村,深入了解乡土人才的技术专长、业务能力、带动效益等,推进乡土专家人才库建设。该县把乡土专家纳入人才库统一管理,按专业分类,按能力、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分级。鼓励乡土人才积极参与技能比武比赛,参与人才培养培训活动,还着重引导乡土专家带头带队创业致富,扩大自身影响力和社会带动效应。截至目前,已建立起涵盖柑橘种植、紫菜养殖、大白鹅养殖、农业机械等各类乡土人才专家193人。
该县在宁波大市内率先实施乡土人才职称评审的探索,出台《象山县乡土人才初级职称评定暂行办法》,打破文凭、身份等制约,让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申请评定初级职称。让不具备相应学历职称的科技示范户,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农村能源等方面带头人,实现破格申报。让个人能力强、社会贡献度大、带动乡村经济效益明显的能人直接推荐申报中、高级职称。今年,全县已有31位农民获得农业系列初级职称,5人获得中级职称,3人直接推荐申报高级职称。
为进一步激发乡土人才竞相成才成长,象山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新晋高级的乡土专家予以每月1000元(连续3年)的补助,并将其纳入人才绿卡对象范围,可与其他绿卡人才同等享受人才公寓补贴、休闲绿卡等福利待遇。对评上中级职称的乡土人才予以每月500元(连续2年)的补助。获得初级职称的农民则可优先推荐参加乡土专家评选、高层次技术培训和考察活动,优先享受农业科技类项目申报立项,优先推荐参加县级及以上人才培养工程。对乡土人才创业创新的,在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和支持力度。
此外,积极推进乡土专家双服务,让乡土人才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邀请浙江省151专家基地专家、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农科院等高校教授对土专家开展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土专家技术能力,适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鼓励乡土专家走村入户,充分发挥其现身说法、示范带动等各方面优势,面对面讲、心贴心带、实打实帮,形成长期技术服务及实践活动,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掌握新技术、走上共同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