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积极探索农机现代化发展道路

日期: 2019-07-15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浙江农机化信息网

   浙江东阳市以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创建为平台,推行农机“ABC管理”模式(农机服务组织综合服务能力5000亩以上的为A类、1000亩以上的为B类、其他规模较小的单项或几项服务的为C类),推广应用高新农机装备,探索出一条水稻产业链提质发展、其他主导产业全面开花、“智慧农机”全域推进的发展道路。

一是优化政策,水稻全产业链机械化提质发展。加快粮食产业“机器换人”的进程,出台水稻机插机烘等政府购买服务补贴,以项目形式对先进农机装备引进示范进行补贴,把农机保险纳入政策性补贴,发挥A类主体示范引导,稳固B类主体应用服务,做好C类主体全面普及。2018年底,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无人植保飞机等高新植保机型较2015年分别增长22.8%、47.7%、10%、85.2%、45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43%,水稻机械化烘干率73.2%,秸秆处理机械化率96.03%。加强新时代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市40岁以下从事农机服务的有40余人,“子承父业”的“粮二代”近20人,大学毕业生占80%以上。引导传统农机服务行业向规范化、现代农业转型,建成水稻育秧中心13家,粮食烘干中心27家,符合省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3家,无人机飞防组织2家,2018年无人植保作业面积达1.6万亩。

二是发挥特色,主导产业“机器换人”全面开花。引导规模茶场大力推广应用名优茶采摘、无人机植保、智慧茶园等先进农机技术设备,2018年全市名优茶加工、大宗茶修剪、大宗茶采摘等机械化率全部接近100%。鼓励种植户应用、改进适合小型红花毛芋种植和收获的农机装备,毛芋起垄开沟、中耕培土、高效植保等机械化率分别达92.21%、81.08%、88.05%。引进设施内蔬菜种植起垄覆膜一体机,实现蔬菜产业起垄开沟覆膜一体设备零的突破。鼓励规模养鸡场推广应用自动清粪流水线,普及率达60%以上。

三是勇于改革,智慧农机管理全域推进。创新开发“东阳市农机北斗平台”、“病虫害远程测报平台”、“东阳市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实现农机服务统计信息化、病虫测报自动化、安全监管痕迹化、生产监控远程化等功能,有力保障农机作业补助公平发放,病虫害及时发现与防治,农机生产监管有迹可循。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