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第一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日期: 2018-09-11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浙江省农机局 董玉玲

日前,浙江兰溪夏粮收购工作全面启动,早稻收购价为每50公斤123元,订单粮奖励每50公斤补贴30元,设置4个固定收购点,农户踊跃售粮。截止到8月19日,共收购本地早籼谷4574吨,质量总体较好。

近年来,粮食收购价格的连续下调,其走向也时刻牵动着广大粮农的心。

粮价连续三年下调

今年2月,国家粮食局发布公告,称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比2017年分别下调10元、10元和20元。实际上,这已不是国家首次调整粮食收购价,从2016年开始,粮价已经连续三年下调,此次也是三年来下调幅度最大的一次。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兰溪上华街道一名农户表示,近年来,粮食最低收购价不断下调,而人工工资和农药化肥价格则不断上涨,这也使不少农户感到担忧。

对于此次下调最低收购价,粮食系统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发出的信号很明确:积压的粮食亟需去库存。

自2004年,国家出台粮食托市收购政策,谷物类粮食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从2008年开始,国家连续7次上调了稻谷的最低收购价,2015年未做调整,2016年仅是早籼稻下调0.03元,中晚籼稻和粳稻保持不变。2017年是2004年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以来的首次全面下调。

此次最低收购价下调幅度较大,基本上降到了稻谷生产的成本线上。专家表示,实际上,这次下调,回归到了托市收购政策的出台本意:保证农民种粮不亏本。因为多年来,最低收购价以托市为主,往往高于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供求关系,也不符合这项政策的本意。国内国外粮价倒挂,库存量、进口量越来越多,下游加工企业举步维艰。都在一条产业链上,企业没账算、农民难增收,这样靠政策托起来的价格注定不可持续。专家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下调最低收购价,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为的是减存量、抑增量,让粮价逐步回归市场。

此外,近年来稻谷储存量逐年加大,一些粮食主产省不久前还在处理2013年的陈化稻谷,造成很大浪费。如果延续前几年的最低收购价,储存量会继续增加,去库存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长远来看对粮食生产是不利的。这次最低收购价下调,一是为了回归政策本意,二是为了加大去库存力度。

各级政府均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

很多农民担心,最低收购价下调后,市场粮价会相应下行,种粮会失去效益。兰溪种粮大户盛桂有则认为,最低收购价对市场粮价只是起到引导而非决定作用。“国家宏观调控是为了减轻粮食库存压力,藏粮于田。而前两年的调价也证明市场粮价并没有大幅便宜下来,品质粮价格反而涨了许多。”盛桂有说。

此外,国家也没有对粮食收购价一降了之。发改委的通知明确:为支持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对有关稻谷主产省份给予适当补贴支持,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到有关省份,由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以保持优势产区稻谷种植收益基本稳定。也就是说,尽管最低收购价降了,但国家会对种粮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

各级政府也通过适当调整补贴标准,以平衡粮价下调给农户造成的亏损压力。4月9日,省物价局、财政厅、农业厅和粮食局联合发文,2018年浙江省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三等)每50公斤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123元、129元和133元,比国家最低收购价普遍高3元。省财政将针对全年稻麦种植规模达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适当增加规模种粮补贴标准,即从2017年的每亩90元提高到100元。此外,兰溪市粮食局每收购50公斤早稻也会给予30元补贴。

日前,在兰溪水亭、皂洞口、诸葛粮库和市粮食储备中心等4个固定收购点,满载着金黄色稻谷的农用车排起长队,种粮大户们等待一车车粮食检验合格后,全自动卸载,直接入库。截止到8月19日,共收购本地早籼谷4574吨,质量总体较好。对于今年的粮食价格,种粮大户徐连有表示,今年价格每100公斤是246元,但再加60元的补助,收成还不错。

农户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粮价下调是大势所趋。也正是在这不可逆转的形势下,种粮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对于粮农来说,不一味追求产量,调整结构、调优品种应当成为其更佳的“追求”。

上华街道种粮大户严晓露早在几年前便投入大笔资金购买农业机械,走上了机械化种粮的路子,从农药肥料下田、耕田、插秧到收割,基本都用农机。“如今雇用工人不仅成本高,年龄也普遍偏大,年轻人很难找,所以能用机器代替的都购置机器,尽量减少人工。”严晓露介绍,以前一个农村劳动力只能种植几亩稻,现在种植上百亩已是常见,机械化实现了人不下田、谷不落地,种田变为轻松活。

而在游埠镇,种粮大户王志华去年在自家的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上安装了“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农机插了多少面积,通过系统都能精确测量,短短几天便能完成几百亩的早稻机插。过去,核算插秧机作业面积,为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提供依据,需要种粮大户测算、申请,乡镇核实、上报等多个环节。而有了这个系统后,种粮大户再也无须拿着皮尺,到田间测量了。

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一定是将来的趋势。而不管以何种方式种植的粮食最终都将流向市场,要想生产出有价有市的优质稻米,不仅稻米本身要优质,还得符合粮食产品的市场化需求,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在品质化方面,兰溪市园梦农场的农场主章锦标采用稻鳖综合种养模式,不仅大米卖出了好价格,稻田里养殖的野生鳖也很受欢迎。鳖的价格为360元/公斤、米的价格为12元/公斤,价格都远远高于市场上的普通产品。据章锦标保守估计,一亩田能产约450公斤稻谷(约300公斤大米),成活的鳖约有50只,除去成本,一亩田的利润达2000多元。去年,园梦农场获得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绿色生态奖,该农场种植的“小锦米”也获得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金奖。

近年来,兰溪加快粮油生产领域“机器换人”,推行各项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优化社会化服务。比如,推行农机作业环节补贴,对水稻机插、油菜机收实行补贴;为水稻种植散户提供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专业化服务组织,给予适当补助;继续推行订单早稻谷奖励政策等,持续引导广大农户采用更科学的新型种粮方式。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