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为推进农机化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江苏省宝应县注重规划,分阶段、分步聚,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一、14年-15年主攻大马力拖拉机推广。发展大马力拖拉机是提高耕整地质量、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重要物质装备基础,之前为啥秸秆会焚烧就是因为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少,而实施还田又无机械动力作保障。所以14年-15年,全县以发展85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为重点,两年新增近一千台,至目前全县85马力以上拖拉机1480台,是过去保有量的12倍。因为有了大马力拖拉机作保障,秸秆还田质量得到保证,农民接受程度高,秸秆绝大部分实施了还田,全县连续五年秸秆禁烧没有发现一起作火点。同时由于有了动力,使实施犁耕深翻有了条件,三年来全县犁翻耕地面积30多万亩,提高了耕地质量,一改过去十多年没有犁田的现状。
二、16年-17年主攻粮食烘干机推广。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粮食自然晾晒干燥越来越不可能,如何解决粮食收获后的干燥问题,是16年17年全县农机人着力思考解决的问题,这两年全县新增产地烘干能力近9000吨,累计达11300吨,是过去保有量的7倍,粮食烘干能力目前己达76%。为推动烘干中心发展,组织了烘干中心负责人观摩活动,编制了烘干中心区域分布图,出台了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烘干中心合理有序发展。协调农委、国土等部门解决烘干中心用地问题,协调电力部门解决烘干中心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协调粮食部门,解决烘干中心兼营粮食收购问题,协调金融部门,帮助解决贷款难问题。
三、今明两年主攻高速插秧机推广。至目前,全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机插秧的推广,因而全县上下把这项工作当作今明两年的首要任务,计划新增高速插秧台600台,至目前己增加340多台,是去年的2倍,是正常年景的4倍。围绕机插秧推广难的问题,在全县开展了“推--是不是方向,做--有没有效果,难--有没有办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凝聚共识。发挥农机服务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参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80%以上的育秧面积与机插面积都是由他们承担的。不断探索创建的机制模式,整村推进面50%以上,打造万亩示范片13个,有的镇整镇推进,有的镇发挥农服中心与村级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都取得较好效果。
通过创建,全县农机化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助力乡村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机的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机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创建,粮食生产环节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又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二是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机械保有量的增加,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增强,使得种田不再烦不再难,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土地规模经营中来,至目前全县规模经营比例超过60%。三是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秸秆还田技术,犁耕深翻技术,复合式播种技术,高效植保技术,烘干机热源改造等等都是绿色生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