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四轮驱动”高位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

日期: 2018-04-27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湖北省洪湖市农机化办 刘泉文 

3月20日至21日,湖北省春季农机化生产暨农机“三个百万”活动在洪湖召开,洪湖市农机办负责人叶爱琼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技术和装备支撑》的典型发言。

目前,洪湖市水稻、小麦、油菜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8%,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工作稳步推进,为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该市着重从四个方面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

一是坚持行政推动,强化资金投入。出台《洪湖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近五年来,累计向上争取资金超过2000万元,用于水稻、小麦、油菜、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累计安排资金1200万元,连续五年对购买插秧机、油菜(小麦)精量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安装切碎装置、秸杆打捆回收等新型农机具的农户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实行叠加补贴和“以奖代补”。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强化整体推进。从2013年开始,该市先后实施了水稻集中育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水稻“一种两收”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稻--再--油(肥)”、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示范、油菜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小麦“一喷三防”高效植保示范等项目,打造了8个农机化示范样板。通过示范创建,探索总结了符合洪湖实际的稻茬麦、稻茬油、双季稻、稻再肥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生产路线、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辐射带动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坚持科技促动,强化技术支撑。农机、农艺联合开展技术、产品的攻关、项目指导和人员培训,建立农机农艺相协调的合作机制。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宣传,既要培训农机,也要培训农艺,使农机与农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每年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编印和发放水稻、小麦、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等宣传资料1.5万余份。强化技术指导服务。邀请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专家组部分成员开展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培训交流、考核验收等工作,指导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整体推进工作。

四是坚持服务拉动,强化机制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鼓励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契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着力构建以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机合作社为龙头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政策上重点倾斜,在资金上重点投入,在项目上重点安排,在工作上重点指导,在宣传上重点加强,大力推行跨区作业、土地托管、订单作业和土地流转等多种服务模式,引导农机服务组织由过去的单一作业服务向耕种收、田间管理、烘干、秸秆处理等全程机械化服务转变,通过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构建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