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吉林省梅河口市农机总站组织召开2018年系统工作会议,传达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简要总结2017年农机化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农机化工作。梅河口市政府副市长霍光、市第四纪检组组长邢旭、市农机总站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各乡镇农机工作站副职以上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该市农机总站副站长沈光伟主持,副站长于艳代表梅河口市农机总站党组做了工作报告,直属基层3个单位分别做了工作表态发言,霍光做了重要讲话。
霍光指出,过去的一年,市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农村“三年攻坚”,创新思路,真抓实干,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680万元,受益户数达1159户,全市新增农机具1579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56万千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面积达到了30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面积达到了10万亩,机耕地水平稳定在98.77%,机播种水平达到83.66%,机收水平达到62.07%,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3.23%。加快了全市农业转型升级,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第二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三年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霍光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市农机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短板,农机化服务与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全市投入使用的农机产品中高端产品不多、缺项,中低端产品过剩。山地作业机械特别是经济作物生产还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二是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由于本市属丘陵半山区,田块碎片化,加之种植经营分散、机耕道路缺乏,导致机具使用效率低和“有机难用”。三是部分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不强,慵懒散浮拖现象仍然存在,本职工作水水塌塌,个人副业风风火火。
霍光要求,市农机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乡村振兴,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六大任务”,加快“机械换人”,提升全市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和薄弱乡镇生产机械化水平,巩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成果,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机械化生产的新需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中等城市建设,在梅河大地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于艳对2018年具体工作做了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