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2017年农机化工作亮点纷呈

日期: 2018-02-13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2017年,江苏省睢宁县农机局紧紧围绕该地农业生产特点,以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及早谋划、大胆创新,全力突破粮食烘干、机械化种植、高效值保等薄弱环节瓶颈制约,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技术培训,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补短板拓全程,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聚焦六个生产环节,明确水稻机插秧、粮食烘干、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为三个主攻方向,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一是大力推广规模化工厂化育秧,促进机艺融合,培育服务市场,健全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水稻机插秧专业合作组织,推进机插秧服务产业化;加大督查考核,二是大力推进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解决粮食生产机械化最后一公里这个难题;三是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根据生产实际,向农民推荐质量好、性能优、适合本地应用的植保机械产品,积极推广高效、安全、精少量施药新机具及智能化施药装备与技术。2017年全县新增85马力以上拖拉机140台,乘坐式插秧机31台、履带式收割机332台,新增粮食烘干机139台套(批处理能力2715吨);高效植保机械200余台。水稻机插率75.5%.

二、机艺融合,农机化培训不断适应新要求。围绕农机农艺衔接的关键环节,建立与农业部门经常性的合作和会商机制,在技术培训和农机作业现场会时邀请农艺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在主要农时、关键环节联合农艺部门集中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同时邀请农业种植专家讲解农艺要求和种植技术,指导农民选种、播种等,切实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让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

三、创新管理制度,惠民政策实施步入新常态。不断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制度+教育+考评”的监管模式。把惠民资金管理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延伸对乡镇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大力开展优秀农机经销企业评比活动,同时积极开展“教育、监督、惩处”相结合的惩防措施。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先,注重加强廉洁自律、职业道德和群众观念教育,不断增强相关人员执政为民的自觉性。研究和探索各种有效监督手段,让惠民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四、培育新型主体,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培育专业化、综合性的农机服务组织,探索完善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机”、 等农机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经济便捷、专业高效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建设和机具库建设,双项共建;农机装备高标准、规范化、全程配套;通过典型示范带动,2017年争取省级农机合作社机库和农机维修点建设项目6个,财政扶持资金60万元。争创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8个。

五、狠抓安全监管,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制,成立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片包镇,明确监理员、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乡镇的主体责任,构建村村有安全联络员的管理网络。并对各镇农业机械及机手,分村、分类登记造册,健全农业机械及机手的档案,加大宣传和隐患排查力度,同时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送检下乡”等活动。提高农机服务形象,在外认真践行“廉洁、效能、公开、便民”的服务理念,着力抓“公开”,以“公开”促廉洁、促效能、促便民,从而赢得群众的满意。在大厅内,公开办理流程、核发申报材料和承诺时限,公开窗口和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提升农机窗口服务质量。拖拉机注册登记278台,年检492台次,办理违章审验122人。收割机注册登记353台,年检1051台,录入手扶拖拉机三同时备案登记3819台。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