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7年报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四川省成都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在全省范围率先突破70%。2017年,成都市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
一是推动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针对水稻机插秧、油菜机播机收以及马铃薯机播机收等薄弱环节,继续推动建设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通过作业补贴、购机补贴、农机试验项目等支持方式,大力开展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
二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建设,围绕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需要,对适宜丘区的先进、适用农机具进行推广应用,为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打下装备基础。
三是加大农机化资金投入。2017年,全市共投入农机推广专项资金2663万元,其中,2333万元用于农机购置市级累加补贴,对“先进、实用、高效、环保”的农机具,在中央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市级累加补贴到50%。330万元用于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水稻机械化直播和大蒜机械化播种的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总面积2430亩)。其中: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项目200万元;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项目70万元。
四是推动农机农艺深入融合。建立完善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在实施农机化试验示范项目中,引入市县两级农技专家在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指导。
五是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各个区(市)县召开试验示范现场会、座谈会等30余次,并邀请省农业厅领导和相关专家到现场指导,有力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