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山东高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扎实推进农机化各项工作,全年农机化工作取得了亮点纷呈、硕果累累的大好局面。
一是入围全程机械化示范先进行列。按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潍坊市农机局提出年内选择条件好的县市区建立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高密抢抓机遇,创争一流,年初把入围全程机械化示范先进行列作为首要目标任务。结合“作风建设年”对标行动,学习先进经验,拉长优势,狠补短板,奋力进位争先。经过努力,高密市农机化发展得到上级的关注和肯定,根据省农机局8月份通知,2017-2020年度,山东省共有67个县(市、区)创建全国首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其中包括潍坊市的诸城、高密、青州、寒亭四个县市区,其中,高密市将于2018年底完成创建任务。
二是上级支农惠农项目落实效果好。今年,共承担到上级惠农项目4个,到位无偿资金2395万元,包括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2150万元;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资金40万元;省机械化深松项目,资金175万元;省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资金70万元,今年30万元、明年40万元,分两年完成。该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扎实实施项目,切实做到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目前,全部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毕。
三是主攻农机化薄弱环节取得进展。努力解决主要农作物生产“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推广高新型机械792台;全市粮食烘干机数量已达18台,日烘干粮食能力达到2000多吨,在全省居前列。争取到位“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建成3100亩示范区,在项目区内实现从整地到籽粒收获等各个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获得成功。另外,还强化3000亩马铃薯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区的管理和示范,新建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110亩。
四是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按照构筑协同为农服务体系的要求,探索和实施建立市、镇、社区三级农机合作社联社的方法,大力提高农机资源调配程度,已发展3个联社、推动9家农机合作社与为农服务中心共建。在此基础上,大力组织农机合作社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开展大田托管,今年全市新增大田托管面积4万多亩、总面积已达40万亩左右,其中,宏基农机合作社成建制地托管咸家工业区24个村3.1万亩土地。
五是春夏秋三季农机生产顺利完成。及早准备机械,科学调度机械,有效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保证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及时完成。今年春耕春播14多万亩,机械化率100%;“三夏”麦收高峰期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3100台,大面积麦收在5天内完成;“三秋”期间通过推广农机新技术提高秋收秋种质量,玉米机收率达到96.7%、实施小麦免耕播种35.8万亩、机械化深松作业5万亩,并重点进行了玉米籽粒直收、粮食烘干等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
六是各方面农机基础管理有序有效。扎实落实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着重从农机驾驶员培训、农机牌证管理、农机集中年检、农机维修点隐患治理等方面,严抓农机安全基础管理,保证了农机安全责任事项落实有效,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机安全生产。为夯实农机安全管理基础,注重抓好农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开发与提升,7月5日成功组织全市首届农机手职业技能大赛,8月16日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全省农机手职业技能大赛,取得全省第4名;11月2日,选派优秀选手参加“五征杯第四届中国农机手大赛全国总决赛”,有两名选手进入前100强,分别列39名、56名。
七是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提高。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重要会议精神为重点,大力弘扬“四种精神”,强化“五个导向”,健全“七项机制”,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强化便民措施,推动全局党员干部持续改进作风,凝聚合力,推动发展,农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