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黑龙江省桦川县三代粉房传承人,新城镇绿之缘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延芳不断创新生产工艺,将小粉条做成了大事业。
初冬时节,新城镇绿之缘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里,机声隆隆,场房外拖拉机不停地将堆积如山的生产原料――马铃薯,运到土豆清洗机和粉碎机旁清洗加工,车间里一条条白色如银带的粉丝被剪断装箱,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过去传统工艺生产的粉条不仅产量低,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明矾,王延芳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创新生产工艺,终于实现了不添加明矾也能生产出好粉条的技术,并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据王延芳介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合作社发展指明了方向。合作社通过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改良专利设备,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同时,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新种植的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新城镇绿之缘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以科研单位和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以大型绿色食品连锁店和大型网上商城为产业依托,积极与其它合作社或社会团体联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宣传、网上销售,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组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目前合作社年产无公害商品马铃薯4400吨,特色富硒彩色马铃薯1000吨。合作社拥有马铃薯水晶粉条生产厂,生产订单无明矾马铃薯粉条,宽粉、粉丝等多种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年产量300吨,产值达560万,为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40多万元。合作社通过互联网+产品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产品已与沈阳、北京、昆明等全国各地的多家绿色农产品销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如今,王延芳的绿之缘农副产品农民合作社年用工量达1500余工时,直接工时费达到15万元,解决了周边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
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催人奋进的报告令全国人民为之鼓舞,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在心,王延芳利用电视和报纸等媒介深入学习了报告全文。通过学习报告,王延芳看到了希望,对于未来也重新有了新的发展规划,他准备将合作社发展成为服务全省的合作社,大力开展良种繁育,有机食品、绿色蔬菜,大型加工、销售联合服务,合作社种植面积五年内突破10万亩,并计划发展订单种植,窖储能力达3000吨,他坚信,凭借自己和全体社员的努力,他们一定能够在肥沃的黑土地上有更大的收获,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信息来源:
黑龙江省桦川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