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立足向管理要红利助推农机产业发展

日期: 2017-09-14  来源:

农机产业是湖南省娄底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起步早、基础好、市场辐射面大、前景广阔等特征。2004年来,娄底市农机产业以每年不低于20%的增幅增长,至2016年底实现产值76.5亿元。过去的12年,用“黄金期”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这主要得于三个方面的红利。

一是政策红利。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拉动了娄底市农机产业快速增长。二是技术红利。由于娄底市农机产品的技术起点比较低,需要的技术都是国内、国外成熟的,甚至是过时的,所以能很方便地从外部得到技术,跨越了自主研发的过程。实行“拿来主义”,经过模仿和简化创新,娄底市农机产品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升。三是成本红利。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等在过去的时间段里都非常低廉,致使娄底市农机产品在国内、东南亚乃至非洲都有较强的竞争力。低成本优势对娄底市农机产业整体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国内农机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农机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娄底市农机产业的上述红利也正在逐步消退。其中,政策红利虽然仍将长期存在,但现在已经开始显现边际效应,湖南省出现了补贴指标用不完的情况,娄底市购机补贴指标使用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且农户的购机行为越来越理性。可以预期,未来政策红利仍将发挥作用,但不会再有过去的强烈刺激作用;技术红利也在逐步减弱,一些尖端技术、智能化技术,要引进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拿来主义”已逐步没有了市场;成本红利基本消失,一方面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也在高位运行,大大压低了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面对新的形势,娄底市的农机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笔者浅薄的认为很重要的是向管理要红利。所谓“管理红利”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通过管理水平提升,实现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型,从而实现企业效率的快速提升,通过每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来促进整个产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实现管理红利,必须把握好三个基本途径:一是企业通过明确战略方向,收获管理红利;二是企业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收获管理红利;三是企业通过引入最佳管理实践方式收获管理红利。

当前,娄底市农机产业面临转型升级,随着用户需求水平的提升,农机产品、技术都急需更新换代,因此企业家必须要抛弃原有的一些经营理念,提升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通过实现管理红利来提升经营效益。农机产业发展主体在企业,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引导作用,做好服务文章。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