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农机局围绕全市农机发展现状和现代大农业对农机化的需求,认真开展调研, 确立现代农机化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的,倾力打造农机“四化”,助力威海农业转型升级。
一、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主动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全程化需求,大力发展大中型、复式高效粮食生产机械,提升农机化作业质量。在西洋参、茶叶、苹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应用上实现新突破,重点解决现代果业生产机械化问题,利用2-3年时间,实现现代果业植保、打草、采摘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以国Ⅱ改国Ⅲ为契机,加快生态环保型农机的推广,鼓励农民购买秸秆还田、粮食烘干等机械。目前全市大中型粮食烘干设备保有量为8台,年底前再新增5台,总保有量达到13台;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还田率达90%以上,积极引进秸秆打捆机,去年全市保有量为80台,今年要新增60台。
二、推行县域农机服务信息化。争取财政项目资金支持,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支持开展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机管理、推广、安全信息化建设水平。今年5月份,文登区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该平台对农机培训、维修、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合作社管理、项目管理、购机补贴、统计分析等业务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今后将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市全面开展农机服务信息化建设,争取利用2-3年的时间,实现全市农机管理的信息化。
三、普及现代农机服务社会化。以构建现代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提高农机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合作社与农民的合作,把农机合作社打造成“两个主体”、“四个平台”。即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农机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的平台、农机科技推广的平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平台、农机安全生产的平台,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68个。推动农机合作社全面开展农业生产全程保姆式、托管式服务,全市全过程托管农机作业面积5000亩以上的农机合作社达到30个,农机资产总值50万以上的达到48个,力争到2020年全市有半数以上的农机合作社服务区域能够覆盖周边8-10个以上行政村。
四、力促农机行政管理高效化。围绕着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机关工作提速增效,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作风,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政策用足用好,把职责履行到位。在农机购置补贴、土地深松、报废更新、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农机化创新项目上,规范工作程序,简化工作步骤,最大限度方便农民群众。不断规范农机维修市场,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依法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责,推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限时服务承诺等服务措施。“三夏”期间,全市共组织8个农机专项检查小组对全市700余个农机销售、维修网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坚决查处无证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配件、维修质量差、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