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地处西南腹地,平原占35%(部分区域为城市),丘陵和山区占65%。共辖10个区、5个县、5个县级市和2个经济开发新区。以丘陵山区为主的区(市)县有: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大邑县、金堂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水稻、小麦、油菜种植面积达521万亩,占全市的82.3%;农机化率达65.75%,与全市的68.01%、平原地区的80.17%均有一定差距。
丘陵山区农机化率明显低于平原(平坝)地区,主要原因有:一是作业难度大。丘陵山区地形对作业农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轻便实用、性价比高的农机装备较为缺乏。二是经济发展滞后。丘陵山区远离城市核心区,经济较为落后,有经济实力的经营主体较少,规模化经营较弱。同时,农机作业利润低、风险高、强度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动力不足。三是基础设施薄弱。丘陵山区地形不平,交通运输、农机作业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加之经济落后,农机作业有关的基础设施总体较为落后,限制了农机化发展。四是思想落后。丘陵山区远离城市,信息闭塞,观念保守,传统思维和方式难以转变,对推广应用新农艺、新机具、新技术等一时难以接受。同时,丘陵山区人员相对较多,人工作业现象普遍,农机社会化服务难以推广。
成都市将从三方面着手促进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一是依托本地农机销售和生产制造企业,着力引进、研发适宜丘陵山区、性价比较高的农机具。加大对新机具、新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蔬菜、马铃薯、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和水稻机械化直播的适宜机具及配套技术。二是加强农机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机化生产道路、提灌站建设(改造),为农机作业营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三是加强农机合作社运营、农机操作及维修等方面的人才培训、培养,让“人”成为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最积极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