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农业司发布了2016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其中,江苏省排名第一,海门市因秸秆收储运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卓有成效,获得肯定。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海门十分注重培育发展秸秆收储运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大做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平台,解决了单个农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成功解决秸秆从田间到车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评价中指出,“海门市建立了‘组收集、村转运、区镇加工’的秸秆收储运输体系,全市12个区镇建立了11个秸秆收储中心,解决了单个农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海门市绿羊谷山羊养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母羊繁殖基地,目前羊场存栏5000头左右山羊。今年油菜收获期间,种植户田地里留下的油菜秸秆,每天都由村里组织收集后,统一运送到绿羊谷山羊养殖公司。秸秆氨化以后,再覆膜压实两个星期,这些秸秆段就将变成易于保存且兼具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的山羊饲料。与现成的精饲料相比,秸秆饲料不仅来源方便,而且对于有5000头左右山羊的绿谷养殖场来说,每年可以节省近70万元的成本。
位于海门港新区的木飞山羊养殖场今年也利用了饲料化的秸秆,负责人说,使用秸秆饲料不仅节约成本,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用秸秆饲料喂养的山羊都长得膘肥体壮。
据介绍,秸秆饲料化利用主要是通过青储、微储、氨化、碱化、揉搓丝化等处理技术将秸秆进行加工制成饲料。除了秸秆饲料化,近年来,海门市还全面扶持已建秸秆收贮利用企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新建秸秆收贮利用企业,已经基本形成了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工业原料化等多元化利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