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农机局“十项措施”保障小麦颗粒归仓

日期: 2017-06-15  来源:

夏忙之际,按照县人民政府和市农机局安排部署,江苏省丰县农机局通过“十项措施”确保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一、强化技术培训。要求农机监联手机管股、推广站、培训学校举办“麦收”安全生产培训班,对农机驾驶操作进行再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驾驶技术、规范操作水平。到现在为止,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170多人次。为“麦收”生产提供坚强技术保障。

二、强化机械保障。结合农机年度检审工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农机技术服务队,深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农机库棚、田间地头,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玉米播种机、水稻插秧机、土壤深松机等机具免费检修保养,目前已维修保养农机具11000多台次,为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助推“麦收”生产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机械支持。

三、强化跨区作业。通过在县主要道路出入口设置接待站,向农机主(农机手)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解决跨区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跨区作业环境,保障跨区作业者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全天候提供机械维修、配件供应、用油保障、应急救助等服务。

四、强化信息发布。利用电视、电台、网络、“平安农机”平台、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农机主(农机手)发布麦收动态、作业需求、气象预报、安全预警等信息,确保农机合理流动,高效作业,促进“麦收”生产有序进行。

五、强化后勤服务。通过设立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公布“麦收”服务承诺,随时解答农机主(农机手)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农机主(农机手)解决各种困难。真正做到急农机主(农机手)之所急,想农机主(农机手)之所想,办农机主(农机手)之所盼。

六、强化应急保障。通过出台《丰县农机局”三夏”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建立麦收应急服务队,优先帮助困难户、“打工族”麦收,大大提高了麦收组织能力、服务水平、工作效率、生产进度。不仅帮助种粮户、农机主(农机手)解决实际问题,还推动了“麦收”有效有序开展。

七、强化安全监管。该县农机安全监理所联手公安、交通、安监、质检部门,加强农机联合执法,组织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农机事故;严厉“打非治违”,严查“黑车非驾”,严禁“带病”农机上路行驶和田间作业。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以压降一般事故、减少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

八、强化“三防”措施。小麦能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抓好“防火灾、防阴雨、防霉变”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全覆盖加强“三防”教育,严格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要认真抓好麦场用电线路检修,杜绝私拉乱接现象;对机收人员加强培训,要求持证上岗;麦收机具必须配戴防火罩;严禁擅带“火种”进入麦收现场:严禁在公路上打场晒麦;严禁焚烧秸秆和麦茬。

九、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股室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麦收”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严格措施、明确分工,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抓好全县“麦收”工作组织实施、督查考核。

十、强化宣传教育。组织专门宣传报道服务组,坚持“三面向”“三贴近”原则,广泛开展“六个一”宣传教育“进村入户”活动,通过横幅、标语、报栏、宣传车、散发《麦收安全生产须知》、《致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倡议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技术,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保障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