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秸秆切碎还田作业率先步入信息监测时代

日期: 2017-03-23  来源: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大力开展秸秆切碎还田作业,市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50万元,对开展小麦、玉米秸秆切碎还田作业的农机合作社进行奖补。一直以来,存在着项目覆盖面广,作业面积大;监管人员少,监管压力大;作业主体多,监管对象复杂;夏、秋小麦玉米作业农时短,监管时间急迫;传统面积统计数据不精确,项目实施不严谨等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补助项目的监管,保障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和项目监管质量,建立健全农业项目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2016年,临沂市农机局创新项目监管方式方法,提出了对秸秆切碎还田作业进行信息化监测的方案,并协调相关互联网科技公司在该市兰陵、临沭、费县、兰山等县区开展秸秆切碎还田作业监测科技攻关。经过夏、秋两季的试验攻关,两家公司成功研制出秸秆切碎还田作业信息监测系统,顺利实现了对作业机具的位置信息、作业动态、作业过程、作业面积的全程监测。

2016年,临沂市兰陵县对19.8万亩的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补助项目,采用传统项目监管和信息化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试点。由9家农机合作社、415台安装了作业监测仪的收割机进行了实施。通过监测系统,将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全部纳入监测。在电脑终端平台上对联合收获机实现了一对一的监测监管,能够随时掌握作业机具的位置信息和作业动态,使项目进程可控,能够随时对监测作业过程进行抽检,回传作业质量照片(留茬高度、切碎长度、抛撒情况),而且信息化面积测量仪采取GPS卫星定位,误差率在5%以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截至目前,兰陵县无一例“12345”市民热线等投诉项目实施情况。

监测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项目的透明度,减少了验收环节,降低了监管成本,获得了农机合作社、机手和农户的肯定,使惠农项目真正精准到户。近期,临沂市农机局召开了全市秸秆切碎还田示范推广补助项目现场推进会,在全市大力推广应用秸秆切碎还田作业信息化监测系统。预计2017年,秸秆切碎还田项目将基本纳入信息化监测。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