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日期: 2017-02-16  来源:
    为破解山东省枣庄市农机装备中“小型、低端农机产品产能过剩”与“中高端、满足农艺需求的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市农机部门运用“加减乘除”法,加大农机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量质并举,为推进农机化转型发展打好物质基础。

一是加法补齐机械化短板。依据农机化发展实际,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量部分重点向粮食作物产前、产后环节及经济作物耕种收关键环节倾斜,对深松机以及配套的大马力拖拉机、粮食烘干机、马铃薯收获机等机具设为补贴重点,去年补贴新增100马力以上拖拉机550余台,联合收获机536台,粮食烘干机16台。

二是减法降低老旧机具库存。全市农机部门广泛宣传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制定了严格的申请更新、兑现资金、注销牌证和回收拆解等程序,联合纪委、财政等部门进行全程监管。去年,全市共落实报废资金216万元,更新资金2500万元,更新机具982台,其中联合收获机346台、拖拉机636台,逐步化解低端农机产品过剩产能。

三是乘法加快新机具推广。鼓励企业研发本地适用机械,协助申报了1项省级农机装备创新计划项目,与市外企业、高校合作,马铃薯带芽播种和残膜回收机、花椒采摘机和无人植保飞机研制成功;依托农艺融合“百社十区”建设示范基地,开展马铃薯、花生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应用模式试验;市、区(市)召开了新机具演示会,邀请专家授课。在研发、试验、推广的乘法效应带动下,新机具推广步伐加快。

四是除法优化农机具配置。优先支持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发展先进适用大型农机装备,指导农机合作社选择与土地条件相适应的农机装备配置模式,保证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收益。峄城区汇农合作社经多年探索,形成了1000亩土地各类机具组合配套方案。市农机局与市邮储银行联合下发了《农机贷款助农活动实施方案》,推进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为解决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贷款购机难题提供了新举措。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