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发挥新型农机装备在抢收抢种中主力军作用

日期: 2016-11-03  来源:

近期,江苏省淮安市遭遇数十年未遇的持续阴雨天气,针对大忙期间的气象灾害,市农机部门加强组织调度和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新型农机装备7.7万台套,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在“三秋”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快抢收抢种进度,确保丰产丰收。

一是推广大马力拖拉机。随着土地流转及配套农机具的更新升级,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瞄上了高效、可靠的大马力拖拉机,金湖县一家农机经销商,一周就销售10台大马力拖拉机。据一位前来购买拖拉机的种粮大户测算,1台145马力的拖拉机耕地效率相当于1.8台120马力的拖拉机或6台50马力的中马力拖拉机,可以大大节省用人成本。据统计,该市今年秋收投入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还田机1万台套以上。

二是推广大马力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大马力全喂入联合收割机通过性、适应性较好,经济性高,性能可靠,适合淮安市地情,近年来出现了向大割幅发展的趋势,以满足跨区作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是目前该市秋收作业的主打产品。据统计,全市已落实各类型联合收割机1.5万台,机收订单(含口头协议)总面积已达40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超过90%,确保在天气条件许可情况下,立即开展抢收,争取一周左右时间基本完成秋收作业。

三是推广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含量高、收割性能好,破碎率、损失较低,操作方便,节约能源。半喂入收割机与全喂入收割机在功率的分配和使用上占优,全喂入机30%左右的动力用于行走机构,70%左右动力消耗在收割机上,而在收割作业中脱粒滚筒的动力消耗又占70%。而半喂入机在行走切割、输送等方面消耗的动力与全喂入机相同,但其脱粒机构所消耗的动力仅占总动力的20%左右,与全喂入机相比节省30%马力。近年来,该市加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推广使用力度,促进收割作业提档升级。

四是推广深翻旋耕装备。实施机械深翻旋耕,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该市积极推广铧式犁深翻、犁耕、犁旋一体化作业等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犁耕深翻作业试点的部分地区着力加强机具配套选型指导,强化操作培训,规范实施,大力提高深耕深松作业设施装备和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在全市范围内择优建成市级深耕作业示范区7个,实施深松作业4万亩。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主体作用,将土壤深松整地技术作为宣传示范的重点,向群众算好土壤深松作业的经济账和生态账。

五是推广机械烘干设备。加大对粮食烘干机的购置补贴优先优惠政策,引导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积极购置使用粮食烘干设备,为烘干机购机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努力打通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特别是面对多年不遇连续阴雨,稻谷含水量明显偏高,不符合收储标准,农机系统推广的几百台烘干装备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既保证了农民丰产丰收,又为淮安大米品牌建设作出了贡献。目前全市新增粮食烘干机械达304台,超过去年同期2倍,新增量位居全省第一。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