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满仓 产业旺 特产亮!吉林农业绘就丰收新图景

日期: 2025-11-03  来源:吉林省乡村振兴 公众号
  仓廪之“实”,关乎国家底气。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吉林省农业农村发展正展现出新的韧性与活力。
  前三季度,吉林省农业农村领域以稳面积、提单产为基石,强科技综合施策方向,推动全省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粮食生产丰收在望,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粮仓更满: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据10月26日农情调度显示,全省粮食作物收获进度达85.89%,同比加快2.6个百分点,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收获顺利,大豆等品类已全面完成收割。
  从专家测产和部门评估来看,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超过去年,实现持续增产。
  丰收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人努力,天帮忙,秋粮生产形势较好。”吉林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赵楠木在采访中表示,今年粮食产量再丰收,离不开是系统性的政策支持与技术赋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全省严格落实粮食播种面积9320.22万亩,超出国家任务660万亩,实现“二十连增”。同时,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规模达895.72万亩,居全国首位,从源头上夯实了增产基础。
  另一方面,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推广成效显著,“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实施面积突破千万亩,“一喷多促”等防病虫促增产技术覆盖面积同比增长44%,建成“吨粮田”示范区100万亩,推动单产水平稳步提升。此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减轻了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省落实绿色防控114万亩,排查整治易涝地块232.6万亩,疏通沟渠3.06万公里,农作物受灾面积仅为去年同期的6.2%,成灾面积也大幅下降。
  “可以说,今年是近年来农作物受灾最轻、长势最好的一年,充分体现了‘人努力’在应对自然风险中的关键作用。”赵楠木补充道。
  产业兴旺:农林牧渔动能强劲
  在粮食丰收的同时,全省农林牧渔业也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4%,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从农、林、牧、渔各业等领域的正向增长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更趋均衡。
  种植业方面,现代设施园艺加快发展,长岭、集安两个全国经济作物示范县和公主岭、榆树等5个设施蔬菜标准化育苗中心试点县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棚室3万亩,推动种植业产值增速达4.5%,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林业方面,23个林特产业示范县和9个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项目带动林特经济提质增效,过熟林更新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持续推进,前三季度林业产值增长6.7%。
  在采访中,赵楠木透露的一组数据,也表明畜牧业在稳产保供中发挥关键作用。
  生猪出栏量由负转正,增长0.6%;牛、羊出栏增速分别达7.6%和5.8%,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渔业全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88.05%,预计全年将突破350亿元。
  特色更亮:一棵人参撬动百亿产业
  在传统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特色产业也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
  以人参产业为例,通过修订《人参产业发展条例》,联合多部门出台6项支持政策,有效破解了东部山区特色种植用地难题。前三季度,全省人参主要产区综合产值达到694.3亿元,同比增长32.1%。
  另外,预计全年新增人参、果品、中药材等特色种植面积1.36万亩,特色农业正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
  纵观前三季度农业领域经济数据,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不仅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更在“质”的提升上迈出坚实步伐。粮食丰收夯实了安全根基,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了发展韧性,特色产业崛起拓展了增长空间。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既是政策精准发力和科技持续赋能的结果,也是全省农业系统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生动实践。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