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延边州农机工作会议在延吉市召开。延边州政府副秘书长邓昆出席会议。州财政局领导、州直农机系统、各县(市)农机部门、专业化农场和合作社代表、安华保险延边支公司负责人、延边州农机企业公司代表及新闻媒介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农机工作会议、州农村农业农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9年农机化工作,分析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全州农机化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和部署2010年的工作任务,争创全州农机化事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新辉煌。
会上,州农委副主任兼州农机局局长何宝做了讲话。何宝说,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农委、省农机局、州委州政府、州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农机部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机化工作全局,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机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州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州农机化事业呈现出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州拖拉机保有量发展到5998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加5935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一汽产品汽车1229台;农业机械原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农机经营总收入9.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作业能力不断加强。全州实现机械化耕地477.6万亩;机械播种431.5万亩;机械插秧23.4万亩;机械收获190.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3%,比上年提高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三是农机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全州新增加水稻插秧机384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1213台(套),推广种植施肥机械1028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27台,推广稻麦收获机120台、玉米收获机38台。先后召开各种现场会15次,完成了多功能节能炉、钵苗插秧机、多功能烘干机、玉米收获机等42项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试制推广。四是农机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州农机系统干部职工通过巩固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有2个县(市)被省农委评为先进单位,州局连续第九年被省农委、省农机局评为先进单位。
何宝指出,全州农机部门积极克服了低温冷害干旱等不利因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推动全州农机化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特点是:一是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2009年,全州农业机械化事业资金总投入达到4.02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州8个县(市)累计争取国家、省补贴资金1.2亿元。其中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100万元,拉动农民资金19000万元;争取全程机械化项目建设资金2110万,拉动农民资金3165万元;争取一汽产品补贴资金992万元,拉动农民资金6000多万元。争取省财政开发资金400多万。二是规范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加快土地流转进程。2009年,全州已经成立农机化合作社256个,农机大户550个,发展建设农机化专业农场50个,入社农户户均增加收入7600元。全州农机合作社和专业农场的蓬勃发展,服务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全州土地流转,推动了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建设。三是强化安全措施,全面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年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41,945台;新注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0,210台;无原始凭证拖拉机812台,新考驾驶员3,536人;免费按装夜间反光标志25,000余付,为农民节省资金80,000元;农机事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1‰和0.8‰以内。全州共下乡路检路查840多天,3,440余人/次,查违法违章拖拉机10,100余台,纠正违法、违章拖拉机及其驾驶员(人)7,530台/人,违法载人600余起。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3个,示范村84个,示范户811个;加大了农机保险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全州农机参加保险27000台。四是加强农机培训,强化农机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和依法行政能力。全州农机系统举办各种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培训班40多期,培训学员达30278人。发放各种资料180000多份,接待农民咨询5000多人次; 2009年,全州许可维修作业点共45家;全州已经处理或受理投诉案件300多起;全州农机系统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五是完善农机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去年,州及县市两级农机化信息网发布各类信息1200多篇,延边信息港、延边日报、广播电台等媒体采用400余篇,州电视台及各县(市)电视台宣传农机方面的报道150多次,各类报刊报道279篇。州农机局再次荣获省农委、州政府2009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六是狠抓党 风廉政和政行风建设。全州农机系统着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行风建设,不断加强农机部门自身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无违法、违纪现象,保证全州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2010年全州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全州完成机械耕地32万公顷;机械播种29万公顷;机械收获13万公顷;水稻插秧机1500台;稻麦联合收割机500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5750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36112台;农机化培训32000人;实现农机经营收入10亿元;建成农场达到60个;农机化合作社达到310个;农机大户600户。农机总动力达到140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69%;
何宝强调为完成2010年农机化发展目标要做好九方面工作。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重点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各县(市)要从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实施进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大政策宣传,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三个绝不能”和“四个严禁”的工作纪律和要求,强化监管措施,加大监督力度,贯彻落实好购机补贴政策,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让农民和企业放心。二是重点提升全州信息网络建设。今年,全州将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争取乡(镇)与县(市)、县(市)与州、省各级办公、服务、信息网络化,做到资源共享,信息畅通,不断加大投入,力争年内再成立4个县(市)级农机化信息网站,力争全州农机化信息“县县通”工程早日实现。三是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要按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科学安排,典型引路;健全机制,强化监督;加强指导,组织协调;加强引导,广泛宣传等五项基本原则,提高农民应用机械深松作业技术的自觉性,大力推进全州农业机械深松整地工作全面开展,确保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的顺利实施。实施“三大工程”:四是大力实施建设延边农机产业基地战略工程。建设以延边插秧机厂为龙头的农机产业基地,争取创建一个农机装备技术中心。五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建立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机管理队伍;努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使大部分农机手成为“四会能手”,即会驾驶、会维修、会管理、会服务,为农业生产和加快农机化发展储备大量技术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六是大力实施“和谐农机”保障工程。建设“三大体系”:七是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项目、示范区、农机化合作社、专业化农场带动战略,把发展农机化合作社和专业化农场当作第一要务来抓,在完成发展数量的同时,注重好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新农村建设。八是加强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抓好研发、引进、改进农机技术、机具。重点推广等离子体处理机、播种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科技含量高的机械和技术。2010年,全州播种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分别要发展到5万台;1600台;800台。九是加强农机基础体系建设。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农机化系统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科学决策、宏观管理、应急处置、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在全系统树立起“求真务实、开拓 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的精神风貌。
州政府副秘书长邓昆做了重要讲话。他说,去年全州农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州农委的要求,扎实开展农机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结合实际工作讲了三点意见。一是要珍惜过去的成绩,为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二是要抢抓机遇,为农机化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扎实工作,推动我州农机化事业向更高目标迈进。
会上,敦化市农机局、汪清县农机局做了典型发言。州农委副主任、州农机局局长何宝和各县(市)农机局局长签订2009年工作责任书。会议对2009年全州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参加会议的领导还有州委第四纪检组书记朱恩祥、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姜佐山、州农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宗钰、州林管局副局长王集会、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敬国。
会议由州农委农机处处长李少武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