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省农机专业工作会议系列报道八

2008年全省农机专业工作会议系列报道八

日期: 2008-03-19  来源: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总站

农业机械化使我村走上了富裕路
——洮北区金祥乡平顶村



  我们洮北区金祥乡平顶村,位于洮北区西南部,地处洮儿河东岸,距白城市区30公里,东靠平齐公路,南与洮南市福顺乡接壤。全村人口1700人,耕地面积1500公顷,人均土地0.86公顷。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作物生产以水稻为主。2005年我村实施了以全程机械化创新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机械化示范村建设,村民购买农机具优先享受国家补贴。在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示范村建设初见成效,农机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水稻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发展培植农机大户60余户,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8000元,村集体积累达到了2000万元,农机跨区作业年创收300万元。我们村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作法是: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我们村2005年被定为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村,为了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示范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我们多次组织农机科技讲座,宣传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先进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让农民了解到“农业要发展,农机要先行”。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2006年,我们村又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搞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过程中,我们对农业机械化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是新农村建设第一位是发展生产,经济要搞上去,就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现代机械装备来武装农业。二是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解决自己弯腰弓背、扔掉镰刀、锄头的手段问题,而是今后一个时期最直接、最有前景的创收途径和门路。三是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在美国一个农民哼着小曲可以养活130人,而我国一个农民除掉养活自己,只能养活半个人。其根本原因,就是机械化水平太低。农民还没有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走出来,只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村的这盘棋才能真正活起来,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可靠的保证。我们村看是富裕了,但仍然是个以农业为主的村,虽说家家都有了小四轮和一些小型机械,但一系列生产环节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关键的生产环节还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农民达成了“农业要发展,农机要先行”的共识,坚定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决心。

  二、加强管理与服务,大力推进农机化发展

  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一些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为我村大力发展机械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抓好示范区建设,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深入调查、认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示范村农机化发展规划和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二是帮助农民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整体提高全村的农机装备水平,光靠农民手中一点存款还远远不够。我们针以村民购买农机具自筹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联系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与农村信用社达成了协议,同意贷款400万元给那些想购机又缺少资金的农户,使得他们能够顺利购买到了补贴机具。村民王学峰家里四口人,这些年日子过得宽裕了,对农机化又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媳妇一商量,决心发展农业机械,一下子就贷款30万元,两个小舅子看到姐夫的干劲,也跟着贷了款,一次就购回了7台奔野454拖拉机和1台久保田收割机。三年来,我们村新购置大型拖拉机68台,联合收割机10台,水稻插秧机10台,购机金额累计达到700多万元,享受国家购机补贴资金近80万元。现在全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00余台,收割机60台,水稻插秧机25台,各类农机具1200台套。三是组织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指导调度农机作业。根据农时季节,我们组织了两期以育秧、机插、机耕和机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机技术培训,培训农机操作人员500余人,为示范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农忙季节,还聘请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手把手地教机手操作,实地指导机具维修保养和作业。四是重点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拓宽农机服务范围。利用政策资金的倾斜增加贷款额度,三年来培育农机大户60余户。成立了村级农机合作社,先后购置了挖掘机、推土机、轮式拖拉机、翻斗车等大型农业工程机械共20台套,除为本村农业生产开展服务外,还向周边的一些村镇提供服务。

  几年来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实施农机化示范村建设,全村农机化作业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0%,机械作业每年可节本增效650多万元,农机跨区作业创收300多万元,农机合作社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50万元,全村农机作业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100万元。农机化发展促进了全村经济快速增长,使农业基本设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现在我们村田成方、林成网,现有电机井800眼,有效地保证了农田灌溉的要求。高标准的农田基本建设已初具规模,新修了20公里的水泥路,20公里的砂石路,把整个平顶村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对农产品销售、增加经济收入起到了良好作用;新建库房300平方米,围墙440延长米;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100万元。村民更加富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90%的村民住进了砖瓦房,现在全村有砖瓦房1400间,各户都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电话,摩托车500多辆,面包车、小轿车50多辆,全村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三年来,我们村通过实施农机化示范村建设,虽然村子富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今后要在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继续发展壮大农机化事业,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我们计划再购进插秧机7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30台,大型轮式拖拉机80台,逐年增加水稻育秧设备、棚内喷灌设备;计划再扶持20个农机大户,成立3个农机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水平,使我村的经济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