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确定2008年工作目标任务

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确定2008年工作目标任务

日期: 2008-02-29  来源: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春节刚过,推广中心就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安排部署了2008年全市农机推广工作。

  一.工作目标

  1、农机推广目标

  ⑴完成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水稻插秧机、各种收获机等555台(件)。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4万千瓦,增幅10.9%。

  ⑵完成机耕面积325万亩以上,机播面积520万亩以上,机收面积38万亩以上。实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以上。

  ⑶重点推广机械深松灭茬起垄复式作业、水田旋耕旱耙、机械药剂喷洒、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等离子种处理等5项新技术,推广面积总计达到100万亩以上。

  ⑷组织市、县(区)两级召开以水稻育苗、水稻机插、玉米收获、水稻收获、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新机具、新技术现场会10次。 ⑸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2个。

  ⑸探索总结适合我市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模式,重点扶持推广2-3个农机合作社经营发展典型。

  ⑹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重点开展垄作垄翻少耕播种机和深松施肥机的课题研究。

  2、农机信息目标

  ⑴完成省农机推广总站下达的农机推广员培训任务。

  ⑵组织市县(区)两级农机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人数达到1500人次。

  ⑶组织市县(区)两级信息宣传报道20篇以上。做到电视有影象,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章。

  二、主要措施

  1、突出优化装备结构

  认真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紧紧围绕提高水稻、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增加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栽植机械、三大作物收获机等数量,解决制约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通过调整优化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2、强化“两新”推广力度

  围绕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抓好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具的推广重点要放在经济、新型、实用上,特别要突出适应性好,省工、省时、省油上。新技术的推广重点要体现在节本增效上,突出科技含量高,增产幅度大,农机与农艺结合紧密。确保完成5项新技术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

  3、加大示范基地建设

  农机化示范基地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农机综合运用水平和基本途径。为此,今年要着重抓好2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和2个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要明确地点、任务和责任人,切实加强对示范基地建设的组织、协调、总结工作。

  4、抓好农机服务组织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走农机合作化发展道路是促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要把抓好农机服务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位置。要积极探索总结农机服务组织在整合闲置农机具,合理配置和优化组织生产及跨区作业,实现用现代化手段与土地小规模经营的有效对接,发挥机械化整体作用,提高耕、种、收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破解季节性劳动力紧张,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以此推动全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