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业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7号),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和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做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实施工作的通知》(吉农机字[2006]301号)文件精神,德惠市农机总站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方案,从基础工作抓起,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深入的展开对全市农机维护企业管理与服务,收到很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农机维修执法队伍建设。为了强化对全市农机维修经营企业的管理,他们首先建立了执法队伍,由总站主要领导、管理科和各乡镇农机站1—2人,共计35人组成的执法队伍。其次是领导带头参加省里举办的农机维修执法培训班,接受执法教育,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第三是请省里教师到德惠讲课,对各乡镇农机站的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学习,执法人员具备执法资质,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提高执法水平,为开展农机维修执法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实施对农机维修经营企业的管理是国家赋予农机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对农机部门是新工作,对维修经营企业来说是新事物,所以强化宣传教育尤其重要。工作中,他们把宣传动员工作放在首位,切实抓好。一是利用电视台进行政策宣传;二是组织乡镇农机站负责对所有维修经营企业发放宣传材料。通过这两种方式,让所有的农机经营企业知晓农机部门是他们的行业主管部部门,实施以法管理是必要的,从而彻底改变了农机维修经营企业长期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缺乏行业监督、指导和服务的现状。
三、逐户调查,摸清底数。以乡镇农机站为依托,从2007年初开始,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把所有开展农机维修经营的企业逐户走访一遍,进行登记注册,查清了企业的地点、规模、设备、法人和从业人员等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培训、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奠定基础。目前,全市共有农机维修经营企业206户,其中农机维修兼营配件的网点165户,经营农机配件的网点是41户。
四、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首先由农机校教师准备培训内容,备好课。依据修理工培训教材,本着适用、简单和应知应会的原则,结合农机基础理论和农机新技术进行讲解。其次是组织农机从业人员分期到农机校参加集中培训。到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期,完成专业技术培训126人,占应培训人数68%。通过技术培训,一是能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二是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促进农机修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五、密切配合,公正执法。他们与德惠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协调与沟通,在工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所有农机维修经营的网点,都能主动到农机部门申请办理相应类别和等级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做到持《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实现持证开业上岗。对所有农机修理经营企业,实行一站式办公,按着方便、公开和透明的原则,做到审核标准一样、收费标准一样、熟悉与陌生态度一样、各项要求一样。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现了在管理中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全市农机维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