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到田头 春耕不误时
科技到田头 春耕不误时
日期: 2007-04-12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
春耕时节,吉林、安徽、河南等地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抢农时,保增收。
眼下是东北地区的备耕时节,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十三号村的农民并没有急着买种子、化肥,而是请来了吉林农业大学的专家。专家们正在安装的就是GPS卫星定位系统基准站,有了它,绕着田头走上一圈,土地的面积和精确位置就全部被存储在电脑中,同时对这些地块按网格进行测土分析,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主栽什么品种,应该搭配哪些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一目了然,春耕时他们就可以通过过电脑操纵的精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严格按照卫星定位中网格的位置和土壤情况的数据播种施肥了。
榆树市弓棚镇十三号村党支部书记 赵国忠:
用这种方法,种子原来一垧地要七十斤,现在五十斤就够了,化肥原来要八百斤,现在能省一百斤。
今年春耕,安徽望江县的农民用上了农业技术专家集中培育的秧苗,再也不用为育苗发愁了。
这些年,望江县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家的都是一些妇女和老年人,每年这个时候,村里的许多良田就因为育秧苗难抛荒不少。
安徽望江县鸦滩镇花河村村民 何应伢:
由于都是女同志在家里,撒秧撒不好,经常会出现滥枝和催芽不齐。
针对这一情况,县里组织农技专家集中育秧,免费提供给农户。何应伢今年从镇里拿到了5亩左右的秧苗。何老汉说,这一来不仅节约了近300块钱开支,秧苗的质量也有保证了。
记者出镜:朱倩:我手里拿着的就是科技专家帮扶卡,上面印有专家的专业特长和联系方式,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只要一拔打这上面的专家热线,就能及时得到解答。
商丘市郭村镇村民侯贤亮今年种了4亩小麦,眼看着小麦已经过了拔节期,可是他家的小麦还比别人的矮上一大截,情急之下,他拨了专家热线,三十分钟后科技部门的小麦专家就赶到了,现场把脉、问诊,病因很快找到了。
农民 :昨回事这都黄了。
专家:我看看,你这麦黄的原因是啥不,有这个金针虫,把这个根给咬断了,根部你看这全部都咬断了。
农民:这个根上还有虫,咋治法?
专家: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药物、药液灌这个根。